湖南省直媒体夜班编辑永州采风 感受厚重文化

28.11.2014  05:16

湖南省直新闻媒体夜班编辑一行在九嶷山采风。

江永女书。

江华盘王殿。

湘南边界第一村——尖山村的玫瑰香柑已经熟了。

  红网长沙11月27日讯(记者 李艳华 摄影 贺姜华)18日--24日,2014年湖南省直新闻媒体夜班编辑休疗采风活动(下称采风团)在永州举行。采风团深入永州双牌、江华、江永和宁远等地,感受了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组织。
  
   感受厚重文化
  
  在神州瑶都——江华(江华总人口50万,瑶族人口30万),采风团参观了盘王殿。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深受瑶族人民的爱戴。每年的农历十月,瑶族同胞都要举行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盘王节。千百年来,也许经过民族的迁徙,瑶族人居住的地点变换了,也许经过民族间的相互融合,瑶族的文化传统有了变化,但是祭祀盘王始终如一。
  
  在江永,采风团参观了女书博物馆。女书是一种古老的女性文字,共有原创音符700多个,女书习俗:女用男不用,传女不传男。2006年,女书习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宁远,采风团参观了九嶷山舜帝陵。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大阳溪,白鹤观前。第二座舜庙建于秦代,旧址在玉琯岩旁,2000年该遗址被发现。如今的舜庙为上世纪90年代重建,共斥资近三千万元,于99年落成。新建成的舜庙占地600余亩,坐南朝北,庄严肃穆,这是国内唯一的舜帝陵墓。
  
   感受新农村魅力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采风团参观了湘南边界第一村——尖山村,感受了新农村的魅力。尖山村位于湖南最南端,与广西交界,面积21.3平方公里,人口2100人,其中95%以上为瑶族、壮族。
  
  以前由于传统农业收入非常低,村里6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支两委决定发展特种经营,建立起了2000亩玫瑰香柑基地。经过4年的发展,群众看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扩大了种植面积。目前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7700亩。2013年,全村柑橘收入约200万元,人均增收约1000元。
  
  村里的畜牧养殖事业也飞速发展,目前共有500头以上的规模生猪养殖场28家。年出栏达3000头以上,年产值达5000万元。利用粪便做沼气原料,做水果肥料,尖山村走出了一条“猪、沼、果”生态立体农业的循环产业路子。
  
   开阔视野 疗养身心
  
  带队参加本次活动的湖南省记协秘书长简人卫说,湖南省直新闻媒体夜班编辑采风活动是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批示的,体现了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对夜班编辑的关心,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夜班编辑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参加本次活动的湖南日报编辑出版中心副主任李茁代表夜班编辑表示,大家大部分是长期上夜班的,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平时很难有出来的机会,非常感谢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给了这样一次机会,这是一次感受大自然、同时也是再充电的机会。
  
  红网论坛管理员贺姜华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感受到了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开阔了视野,身心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放松,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