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工业重镇居民的过去现在生活剪影

28.11.2015  12:14


被污染土壤处理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人民网报道,巨大的烟囱,漫天的浓烟,家里总也清扫不完的灰尘,这是朱丽华对上世纪竹埠港的最多记忆。

  湘江流域,涵盖湖南行政区域面积40%,承载着湖南60%左右人口、7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湘江治理刻不容缓。如今已到湘江保护第一个“三年计划”收官时期,湘江治理初现成效。

   工业重镇,居民的灰色记忆

  “我一直住在竹埠港,自从这里发展重工业后,家里到处都是灰,每天都得擦好几次。”62岁的朱丽华是湘潭竹埠港工业区原住民,在附近工厂还未关停之前,清扫家里的灰尘是她一天中做得最多的家务。

  对于以前的生活环境,朱丽华似乎没有多少好回忆。“以前这边种不了水稻,灰尘太多,空气不好,灌溉用水也不合格。菜园摘的蔬菜,第一次洗的水,都会变成黑色。

  今年64岁,同样居住在竹埠港的戴正祥,站在自家船上表示,“我们小时候,湘江水不仅清澈,水质也好,家庭用水都是去湘江河里挑。那时候,河里的鱼虾也很多。”戴正祥从小在湘江边长大,之后在湘江从事摆渡工作,对湘江有着深厚感情。

  “经济的发展,使得两岸工厂不断增多,并将不经处理的工业用水排入湘江,导致江水污浊不堪,甚至有毒。”一位在湘江边居住六十多年的老农,坦言:“河里甚至都没了鱼虾,我们目前不敢吃河里的水、不敢到河里洗衣服”。

  实行湘江保护政策前,湘潭竹埠港乃至湘江流域工业区居民过着和朱丽华、戴正祥一样的生活。

   湘江保护,治疗竹埠港污染顽疾

  官方数据显示,本世纪初,湘江的重金属排放量,占全省70%,全国18.7%。也正因如此,2011年3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这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支持省内河流治理方案。

  竹埠港老工业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至2011年,该区域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完成税收1.12亿元。竹埠港在给湘潭带来经济发展同时,也留下污染隐患。据统计,竹埠港每年污水排放量约264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2000吨,各种工业废渣年排放量约3万吨,这些工业废弃物给湘江水环境安全带来威胁。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将竹埠港作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七大重点区域之一。2013年启动湘江保护第一个“三年计划”,湘潭市区两级,按照“关停、推出、治理、开发”工作步骤,加快对竹埠港地区整体关停工作。

  截止去年9月30日,湖南省委、人民政府要求关停的28家企业已经全面实现停产并签订协议,之后该区域环境污染程度较关停前得到减轻。经检测,全年共减少废水排放约260万吨,减少废气排放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约2000多吨。

   三年计划,湘江治理显成效

  湘江保护第一个“三年计划”即将收官,朱丽华家附近的几根大烟囱已经不再工作,她不用再烦恼家中擦不干净的灰尘、被污染的菜园蔬菜。戴正祥一家也安心饮用自来水,湘江逐渐有了往日的生机,闲暇时候戴正祥可以经常在江里钓鱼。

  在湘江风光带,琴韵幼儿园正举办着“绿色环保亲子活动”,老师正给学生们讲述着湘江的知识,教育他们爱护湘江。

  “湘江确实变美了,相比我小时候,女儿的童年由于湘江治理、环境改善,变得快乐很多。”42岁的汤麟带着女儿参加学校亲子活动。“孩子特别喜欢在这里玩儿,夏天吹吹江风,可以骑自行车。我还可以帮女儿拍照,家里全是她在湘江边儿拍的照片,很漂亮。

  同样参加亲子活动的马清儒正教育外甥女,不要把垃圾扔进湘江。“这么冷的天气,叔叔伯伯们都在江里捞垃圾,就是为了让湘江更漂亮,我们不能把垃圾扔进江里。”回忆以前苏州、扬州的旅行,马清儒感觉这些“水乡”很注重水面清理工作。这次回家,看到湘江在进行同样的清理工作,马清儒认为这往城市文明更进一步,政府治理行为值得肯定。(人民网湘潭11月27日电 实习生 李芳森)

省外人员来返长沙最新要求:不满5天不得进餐饮商超
   关于进一步加强来(返)长人员健康管理的通告 新浪湖南
长沙博物馆最新公告
   长沙博物馆发布    疫情防控措施最新新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