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政网新媒体联合专访永州市民政局局长肖余胜

16.06.2016  20:23

  

   编者按 :2016年是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和湖南“五化民政”的关键之年,湖南民政网新媒体(湖南民政网、湖南省民政厅官方头号条、湖南民政政务微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月19日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与《中国社会报》驻湘记者站、民政部《民政工作文选》编辑部、《新湖南》客户端、《红网》时刻客户端“民政”频道开展战略合作,以 “回眸十二五•启航十三五”为主题,对话14个市州民政局局长和13个省直管试点县民政局局长。首期邀请永州市民政局局长肖余胜接受联合访谈,共同探讨“五化民政”建设背景下的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对话湖南省永州市民政局局长肖余胜:

   围绕“五化民政”全面推进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发展

   湖南民政网 : 你从2011年履新永州市民政局长以来,中间刚好经历了民政“十二五”,请问在这一期间,永州民政事业在转型升级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何特点?

肖余胜 :“十二五”期间,永州民政系统按照省民政厅关于民政转型发展“五个围绕”、“五个确保”和“四双”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为基本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改革、基层、项目、管理”四个重点,全面推进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民政事业投入实现翻番。五年共争取中央、省各类民政资金 66.56 亿元,总量从2010年的 7.35 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17亿元,年均增幅15.6 %。二是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已构建起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化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和资助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援助“五位一体”的新型医疗救助制度体系,每年有近100万人次的贫困群众得到救济和资助。全市普遍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在全市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平台。三是优抚安置双拥创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为全市9万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各项抚恤补助11.66亿元。全市重点培育了213户扶优奔康示范标兵,带动并吸纳了3010名退伍军人就业、创业,累计培训退役士兵8000余人。军休文化建设在全省推介,军供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目标,中心城区和东安县继续保持全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四是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改革村、居民议事协商制度,探索建立了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完成改扩建社区60所,新建120所,市县两级财政及相关部门共投入资金2.57亿元。中心城区社区和县城区社区工作经费按30万元、20万元的标准全部落实到位。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高标准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市本级和11个县区全部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县城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已经完成,全市合并乡镇35个、合并行政村2119个,撤乡建镇10个、新增街道16个。五是专项事务管理逐步规范。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养老床位总量达到2004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20张,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90-99岁老年人高龄补贴金按时发放,65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实现了全覆盖。五年来,共接收社会捐赠善款10140万元,接受捐赠物资价值7039万元,慈善援助困难群众15.9万人,发放救助金9022万元。五年来,安全发行福利彩票18.5亿元,募集福彩公益金5.55亿元。全市所有婚姻登记机关均完成了规范化建设任务,其中,创建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1个、3A级婚姻登记机关2个。依法推进殡葬事业改革,普遍落实了惠民殡葬政策,强制火化区逐年扩大。六是民政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全市投入民政项目建设资金达4.54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4所,投入资金7359.9万元。新建、改扩建光荣院5所。新建烈士纪念设施10处,投入资金6190万元。完成散葬烈士墓维修改造265座。市军休综合楼、市救助站综合楼建成投入运营,市军供大厦、市福利中心儿童福利大楼、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康体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现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强化了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各县区全面恢复设立了乡镇民政办,配齐配强了民政工作人员,安排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了民政信息化与法治化建设,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加大了民政宣传和理论研究,深化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新闻宣传取得长足进步,民政影响逐步扩大。不断深化作风行风建设,大力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和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湖南民政网 :近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品质活力永州”的建设目标,其中“幸福社区”建设是其重要的基础环节,请问永州民政在推进社区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肖余胜 :近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做优社区,重构社区架构,实施网格管理,完善信息支撑等系统工程,逐渐让“幸福社区建设”从文本变成了现实。民政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部门,通过从群众“需求端”入手,推进社区服务“侧供给”改革,让群众享受到了“一口受理、一网办理、一章审批、一心为民”的优质服务。一是做实做优硬件,服务条件大为改善。“十二五”期间,永州在社区整体布局中,优化资源整合,着力构建集约式社区服务平台,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将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社区服务阵地标准化建设,全市各级投入2.57亿元,改扩建社区60所,新建120所,服务居民群众的硬件大为改善。在此基础上,永州市构建扁平化社区组织体系,在社区设立“一委一会三站一办”,强化服务职能,实行精细化管理,打造服务群众“半小时步行服务圈”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全面清理规范村(社区)承担公共事务专项活动,全市共清理减少26类进社区的公共事务、25类进村的公共事务。目前,永州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下沉到社区的人员经费、工作事项经费全部核算下拨到社区,实行责权利相统一,逐步实现了“班子强、自治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机制好”的“一强六好”目标。二是职能下移,服务供给更加充分。近年来,永州市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前移服务关口,分别下放服务事项74项,面对面、点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管理无盲点,服务零距离”的工作目标,群众的获得感更强了。三是网格管理,智慧服务的品质更高。网格连心,管理贴心,服务暖心,使一件件实事好事通过网格化、信息化办到了群众家门口,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新田县建起了湖南首个县级云平台“智慧新田”,平台建成后集电子政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于一体,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操作服务热线系统、事件处置系统的集中“发力”,为城乡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与此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除了“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的机制得到高效运行以外,“无假日社区”建设、社区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确保了社区公共服务真正落地。双牌县实行社区-单元-小区(院落)-楼栋-信息员的层级管理;江华瑶族自治县实施“居民千件事,社区一张网”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公共服务直接对接群众的问题。

湖南民政网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省民政厅提出的“五化民政建设”,对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期望值更高了,请问永州是如何规划“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的?

肖余胜 :“十三五”期间,永州民政将以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为根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围绕“惠民生、促改革、优服务、强基础”四项基本要求,进一步夯实“民生保障、基层基础、民政设施、工作队伍”四大基础,加快民政“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社会救助、社会治理、养老服务、福利服务、涉军保障、专项事务”六大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保障体系健全,福利水平提高,服务实力增强,管理能力提升,队伍结构优化,民政形象良好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期间,永州民政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增强服务对象获得感。坚定不移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工作,将无劳动力或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贫困户实现政策性脱贫。对其他困难群众通过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纳入低保等方式实行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帮助困难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困难,充分彰显党的民生政策关怀。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民政服务实力。按照“补短板、扫盲区、提效能”的要求,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财政投入,督促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参与减灾救灾、惠民养老、福利服务、城乡社区、殡葬设施、民政信息化等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民政服务基础,切实增强民政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切实解决基层民政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青年干部,调整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民政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基层民政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四是改革完善机制制度,引领民政规范化发展。将改革创新作为民政全面转型升级发展的源动力,加快完善民政机制制度,破除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大胆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创制,理顺机制体制,打造永州民政工作亮点。牢固树立民政法治思维,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民政事业依法、规范、健康快速发展,为提高永州贫困群众幸福指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南民政网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策源地,民政部门在“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中担负着“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重任,永州民政在精准扶贫兜底保障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工作?下步有什么打算?

肖余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更好地发挥民政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围绕全市5个国扶、省扶贫困县,931个贫困村,摸清底数、分类帮扶、分步实施,完善政策,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和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到2018年,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目标。首先,精准识别对象。重点将无劳动能力或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特别贫困户实现政策性脱贫。其次,精准兜底保障。通过全面筛查、准确核实、联合认定后,对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对象一个不漏全部纳入,实现应保尽保。再次,精准发力筹措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市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民政内部福彩公益金等资金用于精准扶贫。二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鼓励引导“三社”力量开展结对帮扶。三是积极争取中央、省里支持,加大扶贫救助投入。

目前,我们正联合财政、扶贫办、卫计委、残联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精准识别兜底保障对象工作,预计7月底前全面完成兜底保障对象的联合认定。

湖南民政网 :请问肖局长在任职市民政局长期间,对做好民政工作有何感悟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肖余胜 :这几年从事民政工作的经历,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感触很深,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所求所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才有源动力。“为民”是民政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宗旨。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为民服务、为民解困”始终是民政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我们的工作才有动力、有根基,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要始终坚持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民政事业发展才不会偏离方向。实践证明,只有自觉把民政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才能始终保持民政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顺势借力前行,民政工作才能有为有位。三是要始终坚持项目先行夯实基础,民政服务群众的实力才能得到根本增强。“十二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把民政项目建设作为提升民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均衡发展”的要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市先后建成了一大批民政服务设施,服务群众能力大为增强,民政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十三五”期间,永州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发展仍然离不开项目建设这个抓手。四是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民政事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民政工作才会迸发生机和活力。这些年,我们始终瞄准社会焦点,关注群众热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着力从影响民政事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入手,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社会治理、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一些经验,走出了具有永州特色的民政事业转型发展路径。五是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务实作风推动工作落实,树立民政良好形象。这些年来,永州民政人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基层,进村入户,积极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办了一些得民心、顺民意、谋民利的实事。特别是近几年来开展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城乡低保 “阳光行动”,为“三老”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等工作,深受老百姓欢迎,树立了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