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陈善冰——音乐极简派

16.05.2016  14:16
陈善冰: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音乐教师,长沙市陈善冰艺术(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长沙市首批音乐骨干教师,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音乐学科“国培”专家。 曾连续两届获得湖南省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名,所执教的音乐课《嘀格调》《音乐家舒伯特》《凤阳花鼓》《单簧管波尔卡》等均获湖南省音乐课赛课一等奖并作为课例出版发行。多次指挥教学班参加班级器乐、班级合唱比赛获得长沙市第一名;曾指挥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学校“小白鸽合唱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2013年指挥砂子塘童声合唱团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2013维也纳世界和平合唱节大赛”获童声组银奖,个人获“最佳指挥奖”。指导多名青年教师执教音乐课获全国、省、市级赛课一等奖。数十余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音乐天地》等杂志。主编或参编《古典名家名曲赏析》《小学生简易器乐合奏曲精选》《小学生班级合唱教学案例精选》《快乐学唱歌》等教材。   我的大脑正在重返我的小学时代:坐在音乐教室里,耳边响起的,有脚风琴奏出的旋律,合着同学们高低不同、快慢不一的齐唱声。 我的眼睛不断摄入的,却是另一种音乐课堂影像:男老师居中站立,唱着“乃哟乃(索咪索),乃哟乃(索咪哆)”,将每句最后一个“乃”音拖长,再配上招手动作,呼唤孩子们“快来快来坐好上课”;待孩子们围坐好后,老师又变了种唱法,招呼大家“要跳摆手舞了”;一舞毕,再给每一个音符配一种手势,唱到该音符,孩子们就摆出对应手势;……一首仅由“哆咪索”三个音符组织起来的土家族民歌《乃哟乃》,变得丰润而立体。 完成这一“变程”的,是崇尚音乐至简的陈善冰。“音乐课要上得简单,这是我追求的境界;将简单音符精细化,这是我构建课堂的方法”。   陈氏“两问” 两三岁时,陈善冰遭遇过一次意外,与同伴们嬉戏打闹中摔倒,手中的小喇叭直插入喉管,“一周内下了8次病危通知书,医生说即便救活了,多半也是个哑巴”。 差点成了哑巴的陈善冰,长大后的职业却是“靠声音吃饭”的音乐教师。“或许是一种缘分吧,我现在常想:小时候如果不学音乐,我能干嘛?大学毕业后如果不当老师,我又能干嘛?” 声带受损,陈善冰便将对音乐的兴趣全部倾注于钢琴,小学五年级又被选入砂子塘小学合唱团担任小号手。毕业时,本有机会保送雅礼中学,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他最终考入长沙市十一中艺术班,系统学习音乐,并在高二时将专业方向确定为作曲理论。高考后,他以特招身份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期间,又被学校送入武汉音乐学院学习深造。   2000年,大学毕业的陈善冰考入砂子塘天华学校,担任专职音乐教师。初始,他有些不适应。“孩子多少有些顽皮,我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用于维持课堂纪律,留给音乐的教学时间总有些捉襟见肘”。更多的不适,来自心理。“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害怕去参加同学聚会的。他们要不是大学老师,要不就是考在哪个专业的乐团或歌舞剧院,似乎只有我是小学老师”。几个玩得好的同学,经常不解地问陈善冰:你一个小学老师,还是教音乐的,一天到晚哪里那么忙?“在他们的认知里,音乐课就是放点磁带给学生听”。 陈善冰虽不认可,“但音乐课应该是什么模样,当时的我也不甚清晰”。2004年雨花区音乐教研员晏敏推荐陈善冰代表区里参加全省赛课,“当时我就是一个教学的表演者,前辈、专家的想法由我在课堂里表演出来,一字一句都是大家研究出来的,甚至到哪一步学生会提什么问题我该怎么回答,都预先设定好了”。但即便是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演,陈善冰也被逼的落了泪。那是在长塘里小学第一次试教,上了三分钟,陈善冰在台上就说不出话了,“因为改得太多,我记不住教案,该问什么问题总也想不起来,教学逻辑、驾驭能力也很欠缺,有些灰心,按捺不住情绪的波动,我跑出了教室”。晏敏跟了出来,啥也没说,只是逼着他回教室一定把流程走完。 陈善冰最终坚持了下来,执教的《音乐家舒伯特》获得了湖南省音乐课赛课一等奖。“现在想想,人都是有潜力的,关键看你在逼迫之下能否坚持到底”。这一次磨课,陈善冰收获颇丰,“我知道了一堂课该怎样做教学设计、如何应对各方问题;我认识了一批前辈,有了教学领路人”,更为重要的是,他对教育、对音乐课堂,有了自己的认识。   从哆到嘻,由简入繁 2010年,重庆,全国音乐课赛课现场,陈善冰正在教授合唱课《凤阳花鼓》。他手持一面凤阳花鼓,先带领孩子们认识这种民族乐器,接着便“咚咚咚,咚咚咚”有节奏地敲响了这面小鼓。 “同学们,能用击掌和人声的方式将老师敲击的节奏模仿出来吗?鼓的声音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现?” “咚!” “现在我们给‘咚’字带上音高,来唱一唱鼓的节奏。”陈善冰开始弹琴,并有意识地在不同调式上弹奏不同的节奏与旋律,让学生体验单一乐器由节奏、旋律变化带来的多种乐态。 “同学们,其实凤阳花鼓不仅是一种民族乐器,有一首好听的安徽民歌也叫《凤阳花鼓》,老师给大家唱一唱,请你们用‘咚’为老师的歌曲伴奏。”于是,一首单音部的《凤阳花鼓》,因为加入了学生“咚”字伴奏的旋律,变成了双音部合唱。 “同学们觉得老师唱这首歌曲时,是怎样一种情绪?” “很欢快,很喜庆!” “那我要问问你们,在表现喜庆、热闹场面时,除了用到鼓还会用到什么乐器呢?”此问题抛出后,陈善冰便一步步将学生的答案引至“锣”,并再次提问“锣的声音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现?” 接下来是重现第一轮教学,只是表现鼓声的“咚”字替换为表现锣声的“锵”字。至此,单声部《凤阳花鼓》变成了学生分唱“咚”声与“锵”声伴奏的三部合唱,本节课节奏与声音的训练也告一段落。 课堂转入“歌曲学唱”环节。陈善冰用几句话向学生们介绍了歌曲《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便开始以随琴唱词、师生对唱、生生对唱、接龙唱等形式教学生学唱歌曲。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后,他又要求学生结合歌曲韵味及风格,体验用不同情绪、不同速度、不同力度演唱该首民歌的感受。在反复的轮唱与合唱练习后,一首三声部无伴奏合唱《凤阳花鼓》就这么生成于赛课现场。 遗憾的是,现场摆放的话筒正对着的,是几位“不着调”的学生,“那一次赛课我只拿到了二等奖,但课后很多老师都来找我询问合唱教学课的教法心得”。 合唱课是小学音乐课中难度系数最高的课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因为畏难选择了忽略,“这是块硬骨头,既然没人啃,我想去尝试”。陈善冰学的是作曲理论,这一专业素养为他的合唱教学添色不少。基于此,2010年长沙市陈善冰艺术(音乐)名师工作室成立后,他选择合唱教学为研究方向,《新课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研究》在2011年正式立项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系统研究后,陈善冰总结出一套合唱教学的常规教法:从单声部进入手,加入体验式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加入各种音乐元素——有时是模仿某种乐器的声音伴奏,有时是变换节奏、音高形成声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分化形成多声部合唱——音准乐感好的学生,唱难度大的部分;音准不好的学生,则以用伴奏的形式进入。“如此,每个孩子便都能在合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便是那些受限于先天声线条件而曾被合唱课拒之门外的学生”。 音乐世界里,不过“哆来咪发索拉嘻”七个音符,教起来不该复杂。比如教唱《时间像小马车》,用猜谜语的方式做课堂导入,让学生猜出谜底是闹钟,“与音乐无甚关系,我觉得是一个无效设计”。又比如朗读歌词,类似《春晓》等歌词是有意境的,带着学生去朗读,能帮助学生体验情感,但很多歌词并不需要反复朗读,“因为这是语文课而非音乐课要做的事情”。又比如学唱民族歌曲,花费大量时间用于介绍此民族在什么地方、当地有什么特产、人物山水如何等,“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些知识科学课里都会提到”。 陈善冰的课堂认知里,音乐课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与花哨的教学手段,其教学内容应该是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只要抓住了音乐这一本体,用音乐手段去解决音乐课堂中的问题,即便只有简单的七个音符,也能在教师的精细设计之后,呈现出一场音乐会的效果”。   听,音符中有情在动 陈善冰所说的音乐会,其实就是基于音乐本体并教学内容设计出的各种音乐活动。“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深入心灵的最纯的感情火焰,这是音乐的情感本性,音乐活动则是学生体验音乐、感悟音乐、创造音乐的主要途径。我的课堂,会设计各种可操作性的音乐活动;我的学生,能从中体验到音符中的情与趣”。 聆听音乐,是陈善冰课堂中最重要的活动。“当我无意中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曲且想学唱,那么我一定找来歌曲反复地听,在旋律浸入脑海后,唱就变得简单”。每教一首新歌,陈善冰带着孩子们做的,一定不会是唱歌词、读歌词、唱旋律,而是将歌曲“重放重放再重放”,孩子们则反复地听。听的过程中,陈老师会带着他们做一些游戏,帮助孩子熟悉歌曲旋律。数轮听下来,这个歌都不用怎么教,孩子便学会了。“而我则在这个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唱歌的方法与技巧,并从歌曲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唱蒙古歌,陈善冰会和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圆圈: “同学们,想象一下现在我们到了蒙古大草原,大家看到了什么?” “有草原!”“有蓝天!” “蓝天上还飞着……” “雄鹰!雄鹰!” “同学们,想象我们正围着蒙古包。来,张开手臂,拥抱阳光。”随之,旋律响起,陈善冰就着这张开的双臂,跟着节奏上下起伏摆动,模仿雄鹰飞翔的姿态。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进入飞翔状态。 如此几番后,陈老师换了动作。他将张开的双臂收回,在第一个节拍点时拍一下手掌,在第二个节拍点时将双臂打开,在第三个节拍点时双臂起,在第四个节拍点时双臂落。击掌起落之间,陈善冰开始带着孩子们围着教室成圆圈状行走,走着走着,他又加入蒙古舞的抖肩动作,配着高低起伏的“翅膀”。那场景,仿似大家正身处大草原,正围着篝火,跳着蒙古舞。 这是一首四节拍蒙古歌,在反复聆听旋律的过程中,带着孩子们以肢体摆动来直观感受歌曲的节奏,在或缓慢或疾徐的随节奏摆动中,孩子们接收到的是歌曲传递的情感元素。“一般情况下,七八上十遍活动后,学生就听会了这首曲子,这时我才会给出歌词,学生跟唱。唱熟后,我再教他们该用连贯还是跳跃的声音、气息去唱”。 聆听音乐,不仅有听,更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鼓鼓小掌,拍拍膝盖,或是耸肩摆手,又或是身体左右摇摆等;类似《我心爱的小马车》等歌曲,则可以引入口技,模仿马蹄声等。“生活中处处都有声源,没有鼓我们就用拍桌子、跺脚等替代;模仿雨声、闪电声,我们可以用擦玻璃等方式解决。人有巧思,课堂就无难事”。 聆听音乐,有情感,更有品性。其他学科老师在学生吵闹时会说“声音可以小点吗”,陈善冰的说法是“比一比,哪位同学的声音最优雅最好听不嘈杂”——这是“静”之习惯。唱歌时要聆听自己的声音,同伴的声音,延伸到生活中,就要学会听取各方意见——这是“听”之习惯。参与活动时,经常会用到跺脚,全班50多人如果毫无技巧地齐跺脚,泛起的灰尘和嘈杂声,让人如何体验声音之美,“孩子们,能像绅士、公主一样跺脚吗?”——这是“雅”之习惯。有学生在拍掌过程中,特别起劲,“但这不是我要的拍掌,因为他没有听着音乐合着节拍配着同伴去拍掌”。——这是“合”之习惯。 陈善冰说,聆音乐是一种缘分。一段无意中到的美好旋律,予人惊喜,引人共鸣。它流淌出的,是或悲或喜亦惊亦奇的情感,音乐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聆旋律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