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25.05.2015  18:20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此后,我国经济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传统增长动力衰减,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投资效率降低等。与此同时,一些现实生活问题及积累性风险逐步显露,如雾霾天气、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以及债务和房地产泡沫风险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清醒面对新形势、新状态、新环境,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关键在于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此,本文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期的现实背景,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及常规统计数据为对象,分析转型期湖南工业经济运行特征,浅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探讨湖南工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方向路径,以期为促进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提供参考。

   一、转型期湖南工业经济运行特征

   (一)总量规模:迈上万亿台阶

  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省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23万个,从业人员470.65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6.6%和36.5%。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7122个,制造业59925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205个,分别占9.9%、82.9%和7.2%;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10.2%,制造业占8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5.1%。全省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133.94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38倍。2013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共有法人单位13598个,占全部工业的18.8%,比2008年末增长9.7%;资产总计20050.5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6.7%,比2008年末增长1.26倍;吸纳从业人员330.32万人,占全部工业的70.2%,比2008年末增长46.5%。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201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为10001 亿元,突破万亿大关,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8%,较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7.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达31854.65亿元,分别为2008年、2005年的2.82和6.95倍。2014年年快报数据显示,全省工业增加值为10749.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7%。

   (二)增长速度:换档转入中高速通道

  2011年以后,湖南与全国一样,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减缓,增速换挡特征明显。具体从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其中规模工业年均增长21.3%;“十二五”前四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0%,其中规模工业年均增长13.9%。从“十二五”分年度数据看,开局的201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规模工业增长20.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从2012年起,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当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规模工业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明显回落;此后,2013全省工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1%和11.6%,2014年进一步降低为9.2%和9.6%。再从2013—2014年规模工业月度增速看,2013年总体运行平稳,2014年前5个月基本承接2013年的走势,之后开始加速下滑,8月份增速降至年内最低的4.4%,之后出现短期回升,9月份以后增速在8.5%~10.1%区间运行。

  随着工业增速降低,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差呈缩小的收敛关系。“十一五”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4.7个和7.3个百分点,“十二五”前四年,缩小为2.1个和3.0个百分点。具体分年度看,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个和1.5个百分点,2014年缩小为-0.3个和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随着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轨道,以及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工业增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期。

   (三)企业效益:利润保持增长,盈利水平提升乏力

  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047.87亿元,分别比2008年、2005年增长2.1倍和9.8倍;完成利税总额4250.03亿元,分别比2008年、2005年增长1.6倍和6.4倍。从近几年的企业经营效益看,随着工业品市场状态由扩容竞争转变为挤压竞争,以及生产要素供给约束增加导致成本持续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效益水平在总体上提升乏力。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02%,虽然比2008年提升0.37个百分点,但分别比2010年、2011年、2012年低1.68个、1.06个和0.12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率为12.94%,比2008年降低1.27个百分点,比2010年降低1.9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22.69%,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但比2010年降低0.49个百分点。2014年年快报数据显示,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利润1523.2亿元,同比下降3.7%。

   (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进态势良好

  1.重化工业占比降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规模工业重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规模工业的68.7%,分别比2005年、2008年降低1.3个和2.5个百分点。从2005年以来全省规模工业轻重工业构成看,重工业比重在2011年达到历史高点,之后出现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轻工业比重则波动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2013年,在全省规模工业大类行中,总产值规模居前的10个大类行业按属性分,重工业类有9个,轻工业类仅有1个。9个重工业类行业中,装备制造业类有4个,其他5个分别属于能源、原材料类。

  2.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升级。一是制造业占比提升。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采矿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5.8%,制造业占8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7%。与2008年比,制造业产值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采矿业产值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占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向中高端延伸。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高加工度工业产值占制造业的40.7%,比重较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较2008年提高8.6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占比提升明显,显示制造业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三是高耗能行业比重降低。2013年,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5.6%,2005年、2008年、201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分别为45.3%、42.1%和38.1%,比重持续降低。2014年年快报数据显示,制造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90.1%,高加工度工业产值占制造业的41.5%,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34.2%。

  3.多点支撑增长的行业体系培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过重依赖少数行业的发展格局弱化。按行业产值占规模工业5%为标准划分主导行业,2008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7个大类行业为全省规模工业的主导行业,主导行业产值合计占规模工业的51.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分别占规模工业的10.5%、9.3%和8.0%,占比位列前3名;2013年规模工业主导行业与2008年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退出主导行业序列,比重降低为4.2%,其他6个仍然占据主导行业位置,但产值合计占规模工业的39.6%,整体比重降低明显。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占比为5.0%,比2008年降低5.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为8.1%,占比降低1.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为8.4%,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但比2012年的历史高点降低1.1个百分点。二是新兴行业成长较快,工业增长力分布更加均衡。在主导行业发生更替以及占规模工业比重调整变化的同时,部分新兴行业发展较快,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上升,支撑工业发展的能力增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4.7%,比重较2008年提高3.4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4.0%,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4%,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占3.0%,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

  4.非公经济地位提升。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的6.0%,比重较2010年和2008年分别降低7个和8.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的1.2%,比重较2010年和2008年分别降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其他工业企业经济总量占比上升,其总产值占规模工业的92.8%,比重较2010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7.5个和9.7个百分点;其中,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4.2%。

   (五)区域布局:市州工业各具特色,但发展不均衡

  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带动下,全省14个市州工业经济均较快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但客观地看,各地发展不均衡,产业调整空间和基础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多数市州工业经济规模较小,结构调整空间有限。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及以上的仅有长沙市、岳阳市和衡阳市,2000到3000亿元的有郴州市、株洲市、湘潭市和常德市,其他市州工业总产值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其中怀化市、永州市、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市总产值不足千亿。二是多数市州主导行业规模小,集聚发展基础薄弱。从各市州前10大行业的总量规模构成情况看,仅长沙市拥有1个过千亿的行业,即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过千亿大关。产值规模过500亿的行业,长沙有4个,即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岳阳有3个,即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株洲市和郴州市各1个,即分别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常德市和娄底市各有1个行业的产值规模接近500亿水平,即分别为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三是部分市州工业发展受制于少数行业。少数工业大类行业在市州工业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对当地工业发展影响十分突出。如湘西自治州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23.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8.5%),娄底市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9.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5.8%),郴州市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8.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0%),张家界市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2%),常德市的烟草制品业(23.1%)、农副食品加工业(12.6%),岳阳市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5.0%)、农副食品加工业(14.6%),湘潭市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4.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3.4%),株洲市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4.9%),长沙市的专用设备制造业(24.7%)。

   二、湖南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一)增长速度在全国不够快

  2012年至今,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换档明显,并持续下滑,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15位左右,位次后移明显。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6%,排全国第17位,中部六省第5位,仅快于山西省;与2010年相比,在全国的排位后移10位,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后移2位;与2008年相比,在全国的排位后移5位。由于增长速度在全国及中部六省退出领先位置,规模工业经济总量排名也出现后移。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854.65亿元,排全国各省(区、市)第13位、中部六省第4位;与2010年相比,在全国以及中部六省中的排名均后移1位,被安徽省赶超;与2008年相比,在全国的排名不变,但在中部六省中的排名后移一位。2014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排全国第15位、中部六省第5位。

   (二)企业经营效益在全国不够好

  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全省规模工业利润总额为2047.87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排第17位,落后于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的排位(落后4位)。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排全国各省(区、市)第18位。全省规模工业利润率较2010年降低1.34个百分点,较2008年降低0.55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在全国不够优

  虽然全省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态势良好,但与全国比较,推进步伐还不够快,与全国比结构也不够优。一是高耗能行业比重较高。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3.6%,湖南为36.2%,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二是引领发展的电子、汽车等高端消费工业比重较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湖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工业的4.7%,比重较全国水平低2.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1%,比全国水平低2.6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1%,略高于全国2.0%的水平。三是工业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全国。2014年年快报数据显示,湖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首次突破两位数水平,达10.3%,但比全国水平仍低0.6个百分点。

   三、湖南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初探

  综合上述分析,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外部动力机制的转换,湖南工业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根本原因是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新常态”进一步确立,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要实现湖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力争通过十余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全省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跨越,使全省工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分工地位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完成转型升级目标和要求,必须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工业增长内在动力机制转变,实现工业增长与质量及效益的相统一。

   (一)推动工业赶超型发展战略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战略转变

  现阶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湖南工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战略。客观地看,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推行的是赶超型工业发展战略,目标主要放在迅速壮大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方面,而对增长质量和效益问题关注较少。现阶段,要在规模继续壮大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调整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由追赶型增长战略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战略。一是战略思路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实现工业增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环境优化为保障,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的转型。二是战略目标由低成本扩张型增长向可持续增长型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努力实现工业增长动力协调统一和发展后劲持续有力。三是由过度依赖传统要素资源投入向依靠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获取工业增长的转型。从近几十年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看,人力、智力、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物质资源。今后,在湖南工业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强调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作用的发挥,努力实现增长要素的转变,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二)推动工业增长由以面向投资为主导逐步向投资、消费等协调拉动转变

  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看,根据有关经济增长计量模型测算,从2003年开始,资本形成逐步替代了最终消费,成为湖南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形成了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一方面,投资效率下滑,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趋向突出;另一方面,投资增长过快成为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源头,并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持续压力。当前形势下,湖南应将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作为工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立足点。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也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工业增长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提高居民的福祉。因此,扩内需的核心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另外,在进出口战略上,要将进出口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定位,由为工业生产带来需求逐步转变为促进工业生产质量及效率的提高上来。概括地讲,也就是实现工业增长由以往过度依靠投资拉动,逐步转变为依靠投资、消费、进出口协调拉动,以适应新常态下外部增长动力机制的变化。

   (三)推动工业外延式增长模式逐步向内涵式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是指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 内涵式增长是指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即广义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来实现增长。早期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资本积累,尤其是赶超型国家必须依靠不断扩大的资本投入实现自身经济规模的扩张,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应当依靠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实现知识创新,从而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事实上,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通过一种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的长期繁荣,而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不同的增长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客观地看,2003年以来,整体上资本投入贡献在湖南工业增长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广义技术进步贡献则呈现持续下滑势头。随着湖南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在新常态发展特征日益强化的背景下,以往以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必然难以为继。在这种形势倒逼下,必须推动湖南工业增长由依靠资本驱动的外延式增长,向依靠广义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增长转变。而实现内涵式增长,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在人力资源积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自主创新、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资本效率等方面着力,切实增强湖南工业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四)推动工业发展由政府主导型体制向市场导向型体制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现行体制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主导性作用,这与市场经济追求的“小政府、大市场”的要求不符,也是导致当前湖南工业在投资、需求、结构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的重要原因。而湖南工业发展体制遵循的速度扩张型为主导的体制模式,是造成当前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缓慢,增长动力与质量、效益不协调、不统一的深层次的体制原因。下阶段,要实现湖南工业增长动力、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必须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要求,实现速度扩张型经济体制向质量效益型经济体制转变。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改变过重依据数量增长指标考核绩效的激励模式,大幅增加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考核指标。二是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投融资的行业部门化和地方行政化体制,建立投融资的市场化机制,实现投融资主体行为的市场化。三是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使市场主体决策和行为面向需求,通过市场的外在压力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智力积累;打破行业、地区和部门垄断,改变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扭曲,发挥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四是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四、促进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优化工业布局

  改变主要依靠资源型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设计研制和生产能力,提高湖南制造业整体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形成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以建设工业主体功能区为抓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工业布局。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构建全省工业核心区域,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配套能力和协作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湘潭、衡阳以及娄底等钢铁产业的精深加工;提升湘南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水平,逐步实现由原材料产品、初次产品,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升级转型;进一步强化岳阳材料工业、石油化工等产业的主导地位,促进绿色集约发展。建设好工业集中区,并进一步提升已有园区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二)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支持行业内及行业间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支持优势企业收购、兼并或投资改造落后及困难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投资、开发、控股、参股、重组并购等方式整合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引导企业制定品牌战略,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组织结构,鼓励通过品牌经营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生产能力。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企业通过股市、债市进行融资,改善治理结构,实现规模快速扩张。鼓励重组企业充分整合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支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行业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要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市场份额。

   (三)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关键,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形成高效多样的企业创新投入机制。鼓励产业联盟发展,实现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合作创新。建设行业性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为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在湖南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或领域,支持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研究中心,加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取得新突破。鼓励企业涉足原始创新,加强重大装备、高新技术、优势传统产业为主的集成创新,积极开展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支持大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企业进行专利、标准和核心技术的交叉授权许可。引导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加强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

   (四)以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推进技术革新改造

  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传统工业仍然是整个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企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环节,重点在产品升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改造。大力推广应用ERP系统等现代工业生产流程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传统重点领域,以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为途径,推广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使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以加强政策配套为抓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要积极而且善于发挥职能,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对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组织协调。加强政府组织领导,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协调和监督等作用,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合力,保障工业转型升级顺利推进。二是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完善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地方财政政策,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强对重点区域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推动技术改造,带动更多资金投入工业转型升级。三是抓好社会保障配套体系建设。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工业转型升级要求的就业、户籍和社保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把扩大就业和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市场对接等服务支撑工作。

承办:工业处
执笔:张吉世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