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天气玩变脸 从“热带”穿越到“雨淋”
记者: 为何湖南会从“高温”直接切换成“暴雨”模式?
刘红武:前期受副高西进北抬影响,我省出现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并积聚了一定能量。
从昨天开始,副高逐渐东退南压,西南水汽输送加强,再配合地面冷空气南下入侵,在我省境内形成冷暖气流交汇带,从而引起全省自北向南出现强降雨过程,并伴有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记者: 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此次暴雨的强度和落区吗?
刘红武:6月30日晚至7月5日,湖南多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发生,并伴有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其中6月30日晚至7月1日,主要强降雨位于湘西北、湘北,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7月2日至7月3日,强降雨南移至湘中及偏南地区,局地仍将有大暴雨天气;7月4至5日,雨区北扩,湘中偏南、湘东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7月6日,雨势减弱,湘西、湘中以北转多云。
过程最大累计降雨量湘西、湘中及以北地区100~150毫米,其中长沙、湘潭、娄底、邵阳、湘西自治州、益阳、岳阳、怀化、张家界南部及株洲北部部分地区150~200毫米,局地200毫米以上,个别乡镇可达2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60~80毫米。
记者: 此次强降雨有何特点?
刘红武:此轮强降雨具有降雨分布不均、局地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对流性特征较明显等特点。湘西、湘中以北大部有强降雨发生,高温之后遭遇连续性暴雨,致灾风险高。
记者: 为什么此次强降雨过程致灾风险高?
刘红武:这主要是因为前期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段晴热高温天气,土壤含水量降低,土质较为疏松;加上此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大,因此致灾风险高。
记者: 针对重点区域,您有什么好的防御建议吗?
刘红武: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同时要防范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防范强降雨小贴士】
公众在应对强降雨过程时,要及时查询天气预报,关注当地是否发送暴雨预警信息,注意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
1、当遇到滑坡时,首先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果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2、当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切不可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更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同时,要注意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凹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3、当遇到崩塌时,要选择正确的撤离路线,不要进入危险区,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者蹲在地坎、地沟里,还要注意保护好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4、虽处于非滑坡区,但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政府机构或单位。
5、政府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迅速组织群众撒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通知下游的人们做好撒离的准备;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的某些生命线工程(水库、干线铁路、干线公路、通迅设备、干渠等)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或第三次灾害;注意调查滑坡是否有间歇性活动的特点,尽可能确定其再次活动的可能性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