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品志在“卖全球”汽笛一声湘品到欧洲

12.11.2016  10:33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将于11月15日在长沙召开。此次会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湖南“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湖南“一带一部”定位和“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格局中,省会长沙必须强化首位城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城市首位度,更好地引领和辐射长株潭、“3+5”城市群。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建设新湖南 彰显新作为”系列深度报道,着重寻找湖南发展与长沙速度的高度重合点,体现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的历史责任和战略担当,为大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星辰在线11月12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刘捷萍) “冬季进入黑茶销售旺季,今年上海市场销量预计超过200吨达1000多万元。”中粮集团湖南中茶公司销售部负责人李娟对日益增长的上海市场颇为满意。

  三年来,湖南力推“湘品出湘”工程,越来越多长沙名优特产马不停蹄深耕国内市场,勇闯国际市场。长沙“味道”由内到外香飘万里。

  湘品入沪

  大上海劲飘“湖南味道”

  品香茶、听越剧,上海最老牌、最经典的茶馆之一 ——宋园茶艺馆常常门庭若市。湖南中茶公司就将黑茶专卖店开进了这里。

  “黑茶从唐代至今已是千年之久,虽然对于沪上市场它是外乡来客,但接受程度颇高,尤其是对于喜食甜糯食品的上海人,黑茶有着消食去腻、调理肠胃的良好功效。”李娟介绍,2014年以来公司黑茶在上海市场的销量保持30%的年增长。

  湖南中茶作为“湘品入沪”的长沙主力军,短短几年,仅黑茶、绿茶年销售额就由零发展到1000多万元。

  黑茶在上海站稳脚跟,离不开湖南“湘品出湘”工程的大力推进。

  今年8月16日,“沪洽周”重头戏——“2016年湖南名优特新商品(上海)展示交易周”在上海拉开帷幕。包括湖南中茶在内的236家湖南企业的1500多种正宗“湘味”亮相。长沙的发丫红米业、凯雪粮油、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等21家品牌企业入选,产品主要是茶叶、米、面、肉类、水果等优质农副产品。

  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参展的湖南名优特产,不但深入上海各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甚至社区、学校、机关等26个分会场长期展示销售,而且4476平方米的主会场还成为“湘品入沪”长期的展示展销平台。

  “上海人对品质、包装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李娟说,借助政府搭建的“湘品入沪”平台进入上海市场,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更加方便产品进入长三角,并辐射国内其他市场。

  自2013年湖南“沪洽周”期间“湘品入沪”项目启动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家湖南企业数千种产品通过这一渠道进入上海市场,销售额累计突破100多亿元。“湘品入沪”运营商上海中军集团董事长王中政介绍,今年“沪洽周”上,与上海世纪联华超市、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上海农业展览馆及协购(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供销金额已突破10多亿元。

  不仅上海,目前北京、深圳也分别设立了湖南名优产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根据省政府关于“扩大湘字号消费品牌影响”的要求,“湘品出湘”工程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据省商务厅介绍,这些平台为“湘品出湘”拓展华北市场、长三角市场、珠三角市场、港澳市场以及东盟市场,搭建起了“绿色通道”。长沙涌现出发丫红米业、隆平高科等一批深耕国内市场的企业。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此举既有利于长沙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开拓市场,也有利于外地消费者近距离感受体验长沙名品,更有利于整合资源、把握商机、创造价值。

  湘品出湘

  湘菜飘香,带动特色食材走出去

  在“湘品出湘”大军中,湖南名片——湘菜绝对是佼佼者。

  在北京的湘菜馆望湘园,鲜香火辣的剁椒鱼头是出镜率最高的菜品之一;浏阳蒸菜馆在上海遍地开花,上海城区的湘菜馆超过2000家,开胃猪血、辣椒炒肉……地道湘菜受到越来越多上海人青睐。

  湘菜富有特色的香辣口味征服了全国人民的味蕾。省餐饮协会会长周新潮介绍,近年来,湘菜馆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今天,湘菜产业规模、网点数量均排名靠前,发展趋势更是走在八大菜系前列。

  湘菜走出湖南,带动了湖南特色食材走向全国。

  湖南潭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格谊,10月底刚从海南回来,11月5日又赶往西安等6个城市。做湖南食材、调味品的他,联合了厨帮汇等七家长沙企业组成“湘菜食材供天下群星会”,马不停蹄地奔走全国各地推广剁辣椒、腊味、腊八豆等“湖南味道”。“抱团”推广湘菜不但成本降低了,产品销量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扩大了。仅以潭州农业为例,今年在北京市场剁辣椒销量预计达3000万元,比去年增长30%。而“群星会”八家企业今年全国总销量预计将达3亿元。

  在邵格谊看来,全国各地千千万万湘菜馆给湘菜食材和调味品提供了巨大市场,而且其多元化的产品种类与开放性的融合口感,令湖南特色食材和调味品广泛运用于其他菜系的菜品烹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8万余份、货值10.1万美元的冷冻预包装湘菜从长沙出境,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赴非洲的肯尼亚,实现了湘菜首次出口;同时,长沙人熟悉的“火宫殿”也于去年在澳门开了第一家境外分店,这意味着湖南本土餐饮品牌也已经敲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湘品出海

  湘欧快线,连起湖南

  直达欧洲货运高铁

  在走出湖南,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长沙名优特产也走出了国门。

  11月6日,随着一声响亮的笛鸣,满载陶瓷、机械配件、茶叶、小饰品等湖南商品的列车从长沙霞凝铁路货场驶向11800公里外的德国汉堡。16天后,这些商品将出现在欧洲市场。这条开行于2014年10月30日的“湘欧快线”,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跃居中国数十条中欧班列的前五强,成为连接湖南和欧洲贸易的大通道和新桥梁。

  “湘欧快线”自长沙出发,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是长沙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快速直达欧洲的一条国际物流通道。截至2016年11月1日,该班列共发运进出口货物列车130列,货值5.37亿美金。

  湖南与欧洲、中亚之间年贸易额达40亿美元以上,集装箱量超过五万标箱,湖南的化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陶瓷、烟花、茶叶、工艺品、柑橘等特色产品在欧亚国际市场需求大,国际铁路货源的稳定性、多样性和成长性都比较好。

  “湘欧快线”改善了长沙国际运输环境,使得华为、飞利浦、富士康、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俄铁、哈铁、德铁、波铁等与其进行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离霞凝铁路货场两公里外,长沙新港港口满载各类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今年上半年,长沙水路、铁路等货运发展态势迅猛,长沙新港货物吞吐量达241万吨,铁水联运模式沟通着长沙与世界的货运往来。

  “湘品出湘、湘品出海,体现了湖南由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迈进的转变。”湖南商学院教授柳思维认为,长沙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迎来了黄金开放时期。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目标,湖南商品正在向“卖全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