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产粮大省”是如何炼成的

25.04.2015  22:52

  1976年,杂交水稻研究全国展开协作攻关。图为湖南杂交水稻专家尹华奇(右一)、袁隆平(右二)和广西水稻专家张先程(左一)、江西水稻专家颜龙安(左二)在杂交水稻试验田间工作。

  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井冲村香两优68制种田。

  本版图片均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通讯员 吴义国

  告别细雨就是晴天,眼下又是水稻插秧的时节。

  湖南是一个以水稻为主体的产粮大省,过去培育出了大量的常规品种,也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种子的选育和良种的推广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日前,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党史联络组联合编制了《湖南水稻良种的研究与推广纪实》,翔实记录了自湖南和平解放以来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实施的数次水稻品种改良和推广变革。春耕时节,记者通过探访有关人员、查阅相关史实资料等,为读者“揭秘”:“产粮大省”是如何炼成的。

   一改:从“户户留种

   到“海选良种

  新中国成立以前,湖南是“家家种田,户户留种”,品种虽然繁多,但参差不齐、产量不高。到1936年,湖南才先后设立“湘米改进委员会”和“省农业改进所”,开始水稻品种的改良。1945年以后,农业试验、推广机构一再裁撤,经费一再压缩,人员遣散回家,工作无人过问,到1948年,全省良种面积仅15万亩。

  湖南和平解放后,新成立的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推广良种十分重视。为解决优良品种的种源,湖南建立了良种预约繁殖区,向农民预约繁殖早期育成的单季稻改良品种,同时指导种植良种地区的农民选种、留种、互换良种、引进外地良种,以扩大良种面积。同时,还积极抓好地方良种的评选与推广。首先在醴陵评选出双季间作晚稻良种10个,随后又在长沙、湘潭等地开展大规模的评选工作,评选出良种50多个。评选出的良种通过“现身说法”,获得了农民的青睐。如醴陵在1953年引进“南特号”原种3000多公斤,在县农场和56个中心互助组进行示范繁殖,秋收时组织农民进行参观、评比、座谈,证明“南特号”比当地品种每亩增产20至40公斤,农民便自动兑种和扩大留种,“南特号”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今年80岁高龄的湘潭市农业局原局长尹北海,至今仍清楚地记得60年前推广水稻良种的点滴。1955年,他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在长沙县沙坪区高岭乡高岭农业社办点。临行前,沙坪区农技站长吴开华送他两本全国水稻劳模的“丰产秘籍”。他和同事们认真学习后,向县劳模、社长佘汉期建议:推广“连作密植‘南特号’”和“开肠破肚,开沟排浸”改造低产田的经验,先从试验田做起,佘汉期欣然应允。

  在组织改造好低产田的基础上,尹北海和同事浸种催芽,稀播匀播,培育出壮秧;加强肥水管理,防治好病虫害,禾苗长势很好。收割时一称:3.39亩田共收干谷1564.25公斤,平均亩产461公斤,比过去的老品种增产两倍,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短短几年,良种在全省范围内打响了“名号”,一时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农民对良种的热切需求,省委还专门出台文件,要求省、专区、县、区确定专人管理种子工作,1954年虽遭受大洪灾,但全省所推广的7个改良品种的面积仍达881万亩,较上年增长四成以上。

   二改:从“高个子

   到“矮胖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的农家品种,以及推广的改良品种和地方良种,都是高秆品种,一般株高120至140厘米,不耐肥不抗倒,增产潜力小。1960年,省农科所从广东引进了我国第一个矮秆早籼品种“矮脚南特”,并通过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种试验田,密植、增肥等增产措施,使“矮脚南特”耐肥、抗倒、高产的特性得到了较好发挥,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高的达500公斤左右。

  但这个“矮胖子”品种在推广之初,可是遭受了不少白眼。1963年春天,省里的一个工作组到湘阴县三姊桥公社新华大队办点,主要任务是推广矮秆良种,组织晚稻赶超早稻。工作队员精心组织育秧、插秧,禾苗生产良好,但一直到抽穗扬花,还只有不到70厘米高,比其他品种矮了一半。大队社员们都来看笑话:“工作组花大本钱,又是盖膜又是多施肥,没想到搞来个‘矮子精’,跳起脚长不到三尺高,只怕赚了累,戏不好看哟!

  眼看快成熟了,一测产,每亩有20多万穗,穗长18厘米左右,每穗结谷60至80粒,单打单收亩产竟有310公斤,比其他品种亩产增100多公斤。服气的社员们马上夸道:“矮子矮,一肚子崽。矮子精,不露声色不露财,沉得住气藏得深”,“人不可貌相,禾不可尺量,高秆改矮秆,低产变高产,咯个路子走对了。

  1965年全省种植约2万亩,很受群众欢迎。同年,省委发出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今后培育推广水稻良种,主要向矮秆方向发展。因此,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基层单位推广矮秆早稻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到20世纪60年代末,全省早稻基本上实现矮秆化。

   三改:从常规稻到杂交稻

  在国际上,一直有人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1926年,美国人琼斯最早发现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日本人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工作。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也开始了研究。尽管他们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技术未过关,一直未能应用于生产,杂交水稻研究被公认为世界难题。

  上个世纪60年代起,湖南安江农校的年轻教师袁隆平决心向水稻杂交优势利用进军。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首创“三系法”杂交水稻。

  方向找到了,并不代表研究就一帆风顺。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

  但袁隆平从未想过放弃。1969年冬,他和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带着宝贵的劫后余生的三株雄性不育株到云南省元江县农科所育种,在7.2级地震中仍坚持工作。他们一年四季,南北奔波,四海为家。在攻关的前10年,袁隆平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的;3个孩子落地,有两个出生时他不在妻子身边;父亲在重庆逝世,他坚守在海南育种基地。大家说,袁隆平视杂交稻种子胜过妻子、儿子和老子!

  如果说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归功于袁隆平,那么杂交稻的成功推广,则离不开各届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和周密计划。

  1974年,虽然我省试种杂交水稻才30来亩,全国也不过上百亩,但它却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和增产潜力,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高的750公斤以上。当时的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从刚刚显露出的这些好苗头中,敏锐地看到了杂交水稻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年秋天,省委根据省农科院的建议报告,当机立断,做出了“一年示范、两年推广、三年普及杂交稻”的决策:要以最大的干劲、最快的速度把杂交水稻推广出去。

  为了实现目标,省农科院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种子、技术、物资、经费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周密的计划、部署和实施。以种子为例,1974年秋,在兄弟省、区的支持下,湖南先后有1.9万人下海南、赴湛江、奔南宁,加快种子繁殖;1975年冬,又组织上万人下海南繁殖种子。这样连续翻腾几次,到次年春,便生产出不育系种子50万公斤,杂交种125万多公斤。

  从1976年起,杂交水稻开始在湖南推广,同年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当年湖南推广杂交水稻130余万亩,平均亩产达300公斤,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1976年至1985年,全省累计推广杂交水稻1.58亿余亩,每亩比常规稻增产74公斤,累计增产1140万吨,平均每年增产114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年产稻谷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7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2500多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支持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