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104岁老兵阔别82年还乡 在父母坟前放声大哭

21.06.2016  18:46

瞿宏红 摄

  

  

  阔别82载 百岁老兵重回故乡

  “三叔,是我呀,我是您的侄女显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6月18日下午4点,瑞丽高速沅陵入口处,77岁的向显珍用沅陵话喊了一声“三叔” 后便泣不成声。被五十位亲戚簇拥着,听着那梦幻一般亲切的乡音,104岁的浏阳抗战老兵向心桂紧紧地握着侄女的双手,嘴唇张了又合,一双阅遍世事的双眼开始变得泪光闪闪:“回家了,回家了!”

  浏水清亮,沅水浩渺。1934年,22岁的向心桂离开老家怀化沅陵去当兵,战乱后定居浏阳高坪至今。只是,当时谁也未曾料到,这一离开就是整整82年。如今,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

  18日,6点30分起床,洗漱、吃早餐。尽管已比平时的作息时间提前了大半个小时,家住高坪镇的向心桂老人却还是反复地催促儿子去门口看看:“车来了没有?”在仿佛变慢了的钟表摆针的滴答声里,老人在等,等前来接他的志愿者,也在等一个萦绕心头82年的回乡梦。

  “为了这一天,他自己将最近的作息时间都做了些调整,生怕不适应。”6月18日早上7点,湖南老兵之家的两位志愿者按时赶到了向心桂老人的家。车刚停稳,老人便起身离开椅子,向心桂的儿子向显成加快了锁家门的动作:“老爷子盼这一天太久了。”

  1912 年,向心桂出生在怀化沅陵县一个名为沙金滩乡(现已合并至沅陵镇)的小山村,父亲早逝,他和母亲及两个哥哥过着清贫却还算安宁的日子。22岁这年,原本靠着一门裁缝手艺为生计的向心桂参军抗日,服役于国民革命军99军,战乱平息后定居浏阳高坪。谁知,这一离家便是整整82年。

  “给家里写过信,两个兄弟过世了,听说亲戚都搬迁至县城,也就断了联系。几年前,才与侄子们恢复了联系……”悲歌可当泣,远望可当归。战争年代,无法把握命运的向心桂只能将家乡亲人的样貌和故土乡景深深地埋在了内心深处。而这82年中,向心桂一次次地望着家门口的青山出神,向家里人描述起沅陵的青山绿水与美丽的吊脚楼,言语里满是思念。

  在确认了老人的身体状况等条件后,湖南老兵之家两个分站浏阳及沅陵的志愿者多次沟通,决定帮向心桂完成这个沉淀了82年的心愿,让老人在有生之年再仔细听一听沅音、看一看沅水。

  上午十点半,长沙南。向心桂第一次在家人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怀化的高铁。家乡的那座山还耸立在梦里,家乡的水氤氲在记忆里。22岁离家后再次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内心的波涛汹涌让窗外的山水渐渐褪化成了“故乡”二字的底色。一路上,内心那份压抑的激动,让这位垂暮之年的老人仿佛回到了离家的那个早晨,不时地用沅陵话讲述过去的种种经历。

  104岁这年,嘴里念叨的都是还乡、还乡

  12点整到达怀化南,14点,在怀化志愿者护送下,向心桂与家人分乘三辆车前往沅陵。尽管一路奔波,老人的脸上毫无疲倦之意,不时询问还要多久才能到家。

  “来了,来了。”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车队缓缓驶出了瑞丽高速沅陵入口处。远远地,便看到拉起横幅、手捧鲜花的欢迎队伍,几十名身着制服的志愿者、义工及亲友,给向心桂来了一个特别的欢迎仪式。

  亲人们拉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饱含泪水的双眼长长对视。侄女向显珍告诉老人,最大的堂兄向显枝已经85岁了,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前来接他。向家人丁兴旺,从向心桂往下数,已经是六代同堂,多达百余人。“好,好,好。”嘴上一直念叨着“回家了,回家了”的向心桂脸上满是喜悦,恰似多年前离家的少年郎。

  刚一踏上沅陵的土地,老人顾不上旅途的劳累,提出先去祭祖。从沅陵县城再次出发,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傍晚时分,向心桂终于回到了一个名为“沙金滩”的地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听说这位离家82年的老人回来了,尽管不认识,但在附近做农活的乡邻都纷纷围拢过来,语速极快地用当地话问长问短,表达着故乡人独有的关切。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在两座矮矮的坟墓前,香烛青烟飘飘。不管双腿不便,向心桂不顾旁人劝说,对着早逝的父母亲来了颤巍巍的一跪。也许是想起年轻时未能在双亲膝下尽孝,未能与手足共同生活,年过百岁的老人终于不再隐忍,放声大哭起来,惹得旁人纷纷侧身掩泪。

  “尽管风景已经不似往年,故人亦不在,但满耳的乡音已经让老人确定这里,已经是他牵挂一生的故乡。”时间如水流逝,双鬓斑白的向心桂在老家附近静坐良久,最后让儿子帮着取了一瓶水及一包土。他要将这两件亲切的故乡之物带回浏阳,作为一份永远的念想。

  “104岁能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真是件很神奇的事情。若人老了,都能将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永远都会是故乡。”此情此景,怀化当地几位媒体记者纷纷感叹,并表示,浏阳的好山好水,创造了一个百岁老人回故乡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