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浴巾大王”创业再出发

25.08.2015  08:29

  长沙晚报讯(记者 颜开云 实习生 华夏 通讯员 贺双江)浏阳镇头的李建辉曾将自己纺织厂的年产值做到5亿元,其拳头产品浴巾、沙滩巾出口量排名湖南第一、全国第四。如今,在纺织业遭受重挫的情况下,年过半百的他历经二三十年沉浮后选择重新出发再创业,并申请了多项专利,转攻以玉米、糯米等原料为底层的新型环保墙布,以及融合了3D打印技术的成品窗帘。

   当年纺织出口创汇仅次于花炮

  以镇头为核心的纺织业曾经擎起浏阳的经济大旗,是仅次于花炮的第二大传统产业,出口创汇多年保持“老二”的地位。

  当年引领风气之先的正是李建辉。1986年,经营着一家“夫妻店”面条厂的李建辉毅然转产,开始帮长沙的一家纺织厂做胚巾。供不应求的毛巾市场,加上起步早、劳动力充足,建辉纺织发展迅速。不久,该厂由生产胚巾转向深加工,将胚巾生产的工序转到了当地其他企业,又带动建立了跃龙、西区毛巾厂。

  “三家企业在鼎盛时期下辖86家胚巾厂,2000多名工人参与生产。”镇头企业办工作人员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省道211沿线,镇头纺织三强鼎立的局面形成,各色客商齐聚于此,将毛巾从浏阳河畔内陆小镇带到了全世界。

  “迪士尼公园、沃尔玛超市,还有全球很多地方的景区、五星级酒店,都用过我们的毛巾。”李建辉介绍说,建辉纺织浴巾、沙滩巾的出口量曾为湖南第一、全国第四,产值最高的一年接近5亿元,“有次一个订单就达到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