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一中医扎根大山深处四十余载 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01.02.2016  16:49

中医正骨四代传承

仁心仁术百年福泽乡里

他凭借“简、便、验、廉”特色治疗,解除无数骨伤病患痛苦

江林医生帮助骨伤病人进行术后固定。

感动人物

【姓名】江林

【年龄】64岁

【职业】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

40多年来,他远离繁华都市,隐身罗霄山脉大山深处,传承发扬祖辈留下来的中医正骨水,一心为农民兄弟治病疗伤,凭借“简、便、验、廉”的治疗特色,声名远播天下。

他只有高中学历,却凭借老百姓有口皆碑的医术,作为湖南省医疗卫生界的唯一代表,被破格晋升正高教授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位传奇的乡间大医名叫江林,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记者 龚化

颁奖词

罗霄深山,捞刀河畔,居江湖之远而怀古道热肠。

百年悬壶,医名广播大江南北。四代行侠,仁义溯源一脉相承。

云山苍苍,河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仁术救人

解除骨伤百姓疾苦

熙熙攘攘的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位于浏阳社港镇),江林诊室门口排起了数百人的长队。患者有本地人,也有来自邻省江西、湖北的,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耐心等着江林医生接诊。

48岁的江西患者蒋福林两个月前骑摩托车摔了一跤,导致肩胛骨骨折。在两个医生的协助下,江林一手抓住骨折病人的肩膀,一手捏着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整个复位过程不到一分钟。随后,助理医生用杉树皮帮患者进行了固定和包扎。“不用做手术,两个月内再做两次复位,敷药回家配合服药就能痊愈。”江林嘱咐患者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刚复位的骨头发生位移。

用手法复位代替手术复位、用小夹板固定取代传统的石膏板固定,这是江氏正骨术特有的“简、便、验、廉”特色,并成功为这些患者解决问题。人口不足5万的社港小镇每年有超过60万人前来问诊。

仁心行医

一年为患者节约上亿元

江林在治疗骨伤的过程中,给自己及门下弟子立下三条“铁律”:能手法复位的,不准动手术;能用杉木小夹板的,不准用钢制耗材;能用钢针的,不准用钢板。

正是在江林40多年的倡导坚持下,其门人弟子充分利用江氏正骨术“简、便、验、廉”的特点,开展中医诊疗创新。在治疗骨折、骨伤等方面,绝大部分病人通过手法复位后,当天便可带药回家治疗。很多在其他医院花费数万元做骨伤手术却未见效的患者来找江林,往往花费不到千元就能彻底治愈。

浏阳市卫生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浏阳市骨伤科医院的门诊量达到19.7万人次,而门诊收住院率在10%以内,手术率仅8%以下。与西医手段治疗相比,江林带领的医疗团队仅2015年就为患者节约治疗费近亿元。

百年传承

将正骨学术体系推向新高度

江氏正骨术起源于清代末期,迄今已逾百年历史。江林是江氏正骨术的第三代传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研究,他提出一套中医的气血精液分布学说,对患者辩证施治,将江氏正骨学术体系推向新的高度。

江丕佑之子江述吾子承父业,成为江氏正骨术第二代传人。在他手中,江氏正骨术得到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解放后,江述吾老先生受聘于乡医疗诊所、社港联合诊所、县人民医院,是湘潭地区专署行文认定的“名老中医”。据老辈人回忆,1962年江述吾复回社港卫生院应诊时,慕名求医者日达百余人。

如今,江氏正骨术到江林的弟子门人手中,已经是第四代。

40年实践

乡村大医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0年10月,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亲自到医院考察,对江氏正骨术的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江林不但因其精湛的医术被破格提升为正高职称,还被推选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委员会常务委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为江氏正骨术第三代传人的江林医生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骨伤名门世家,他自幼受祖父、父亲悉心指点,继承了祖辈衣钵。

1969 年 ,江林高中毕业。由于当时高考取消,没有上大学的机会,江林只能通过劳动部门招工来到原社港区卫生院当了一名医生。在卫生院,他继续跟随父亲学习中医临床骨伤治疗。

高考恢复后,1984年,江林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深造,获得专科文凭。 1994年至1999年,他大学本科中医专业毕业。

在40多年的学习实践中,江林将三代祖传的治伤接骨秘诀和中医理论精华相结合,创造了“牵引穿针法”、“竹弓牵引”等治疗方法,研发了疗效显著的治伤散、治伤药液、活血散等国家专利药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气血精液分布学说,对患者辩证施治,将江氏正骨学术体系推向新的高度。

江林表示,中医强调的是调理,使人体不得病。通过将人体内气血精液调理到平衡状态,将大大提升病体的恢复速度,并能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


播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