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揭晓 湖南作家阎真《活着之上》入围

13.08.2015  11:44

  湖南日报8月12日讯(记者 李国斌)今天,第9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了第5轮投票,湖南作家阎真的《活着之上》等10部作品获得提名,将角逐大奖。

  据悉,第9届茅盾文学奖共有252部作品参评。经过5轮投票,最终产生10部提名作品,包括李佩甫的《生命册》、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林白的《北去来辞》、金宇澄的《繁花》、王蒙的《这边风景》、苏童的《黄雀记》、红柯的《喀拉布风暴》、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范稳的《吾血吾土》、阎真的《活着之上》。

  长篇小说《活着之上》共27万字,通过描述历史学博士聂致远20年生活历程,真切表现了中国高校教师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主人公聂致远的困惑、愤怒、彷徨、妥协和挣扎被描述得活灵活现,高校、学术圈所存在的某些腐败现象亦写得淋漓尽致。

  阎真曾坦率地说,他对生活的表达是零距离的,几乎每个细节都是生活中发生过的。写《活着之上》,他整理的笔记条目达2000多条。

  今晚,记者电话采访了阎真。阎真坦言:“能入围10部提名作品,确实不容易。获奖的可能性不敢说大,但进入最后的角逐已经是一种肯定。”阎真说,不管能否获得茅盾文学奖,都会把文学当成生命信念,用毕生心血和才情创作,认真写好自己的作品。

  《活着之上》2014年1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畅销书,并获得首届路遥文学奖。

  对《活着之上》入围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评论家龚旭东说,茅盾文学奖有着传播正能量和激励人心的导向作用,而《活着之上》精神含量丰富,体现知识分子对心灵的坚守。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非常符合茅盾文学奖定位的。

  文学评论家聂茂认为,《活着之上》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直面人生的勇气,更在于它在直面中思考,并尖锐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勾勒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精神图像,引起人们对自身庸碌生活的质疑和不满,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聂茂说,阎真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具有审痛意识和追求经典书写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聚焦普通知识分子,善于描写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尴尬处境和生存痛感,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的时刻警醒与深切关怀。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