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最大棚改区“生产街”首轮拍卖获社会融资2.2亿

11.08.2015  12:53

  湖南日报8月10日讯(记者 尹超 李寒露 周勇军)日前,双腿截瘫的张红平格外兴奋,因为她不仅得到了一套津市市政府分配的廉租房,而且还是方便轮椅进出的一楼。近两年,津市住房困难家庭搬进新居的已有上万户。津市市委书记王学武说,住房困难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主要得益于省里支持津市棚改创新。

  津市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城区聚居着大量产业工人与下岗职工,大部分群众居住在黑瓦房、茅草屋等危旧房中,需棚改的规模居全省县级城市之首。2012年,该市确立“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的棚改思路。实践中, 除争取、整合上级补助资金和加大财政投入外,该市创造性采取“两轮公开拍卖”方式,来破解融资瓶颈——成立“住建公司”申请银行开发贷款,对项目开发权、土地使用权进行拍卖。该市最大的棚改区“生产街”,首轮拍卖获得社会融资2.2亿元。

  大幅让利于民,让棚户区居民拆得省心、搬得开心、住得舒心,是津市棚改最大亮点。市里推出让利措施,对货币补偿加赠总补偿款的20%作为奖励;对以房换房,在原有房屋面积上加赠10平方米。并且,所有操作都放到阳光下进行,把征收房屋产权、装饰、评估价值等信息,以及最终补偿方式、安置地点与楼层、面积等一一公开,由职能部门、征收户和社会共同监督。还将小区管理、物业服务和文化配套,分解到街道、社区和专业的服务机构,实行建管分离、责任细化,使居民安居、乐居。

  近3年,津市先后投融资20多亿元,成功改造了30多个棚户区,基本实现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应改尽改”、保障性住房“应保尽保”目标。前不久,省住建厅负责人在津市实地调研后,感慨地说:“湖南棚改,津市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值得总结推介,以造福更多住房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