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科技种油菜助力农民增收

08.06.2015  14:05

6月5日,笔者走在浦市镇场上,随着一阵清风,一股芳香扑鼻而来,真是透人心扉,寻着香味,来到巷子,原来这里有个榨油厂,远近赶来榨油的农民快把油坊给挤爆了。

去年种了10亩油菜,种植的都是新品种油研2013,今年收了3000多斤菜籽,平均亩产超过了300斤, 榨得1000多斤油,按10块钱斤,也有10000多元收入。”浦市镇青草村瞿元有挑着满满两桶油,脸上挂满了笑容。他告诉笔者,今年的菜油除了少量留着自己吃外,大部分都卖了出去,每年这个时候,油还没开榨,亲朋好友就打电话向他提前预购了。

县粮油站站长符兴铁告诉笔者,去年冬以来,为了确保15万亩油菜种植面积的落实,该县在浦市、达岚等乡镇20个村,建立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10865亩。4月底,经省农业委员会粮油处委托靖州县农业局验收工作小组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63.98公斤,较上年亩增产10.18公斤,增6.62%。通过示范办点引领推动,带动农民开展科技种油,全面提升了油菜种植水平。

示范过程中,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栽培方式、统一播栽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六统一”。主推油研2013、常杂油3号、富油杂108等高含油率杂交油菜良种;强化油菜育苗移栽、科学施用硼肥、化学除草与调控技术、 “一穴双株”移栽和机械化免耕直播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落实。大力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兴办示范样板,实现了每名技术人员有10亩科技样板田,每个乡镇创建一个100亩高产攻关田,重点乡镇办好一个1000亩示范片,县级创办一个10000亩高产示范区。通过 “十、百、千、万”高产示范创建,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农民接受先进技术,有效的推进了油菜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应有和普及,做到了良种配套良法到田,为夺取油菜全面丰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从县农业局获悉,该县15万亩油菜收获已全面完成,实现油菜总产1.56万吨,增加0.07万吨。通过突出示范引领,狠抓技术服务,不断创新、集成、组建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提升油菜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油菜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