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全力保护辰河高腔

25.11.2015  16:57

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连日来,尽管天气转凉,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排练厅内却是一派热闹景象。

辰河高腔,有“东方戏剧活化石”“东方艺术瑰宝”之美誉,源于明末清初,由戏曲四大声腔之弋阳腔与沅水流域地方民族曲调融合而成,流行于沅水中、上游流域。2006年,辰河高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6月19日,湘西州纪委对泸溪县辰河高腔保护问题进行了点题监督评议。对此,该县高度重视,围绕辰河高腔传承与保护这一课题,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出实招、见实效。

每当夜幕降临时,泸溪县宣传文化中心的练功房内传出了旋律优美的辰河高腔。这是上月由辰河高腔爱好者成立的戏剧家协会,有会员50余人,每天晚上来此练习戏剧基本功、学习理论知识或学唱辰河高腔曲牌。

今年来,该县开展辰河高腔艺人摸底调查,鼓励、引导民间艺人加入传承人队伍,夯实传承基础。同时,针对戏剧演员不足的问题,新招了3名演员。通过传承人“传帮带”、以老带新等方式,不断加强对青年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年终以折子戏作为考核项目检验每个演员的学习成效。此外,积极扶持洗溪峒头寨、石榴坪兰村等民间高腔剧团,在资金支持、培训辅导、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继去年创作的《母子相会》后,今年该县全新创作了《辛女别父》,重新构思、编排了《大审白玉霜》等作品。与此同时,通过加入辅助舞蹈、剧目串烧、使用易懂方言等表现手法,架起辰河高腔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用现代手法吸引现代观众。


(湘西州旅游港澳外事侨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