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没血缘有亲缘!老人赡养两"干娘"32年

10.04.2015  13:19

4月8日,王洪德在家中给91岁的四姑娭毑梳头。记者 李琪 摄

核心提示

63岁的长沙市民王洪德,9岁时亲妈去世,之后两个邻居“干妈”一直照顾他。几十年过去,当初年轻的“干妈”们成了年近100岁和91岁的高龄老人,现在已到花甲的王洪德担起儿子的职责照顾她们,多次搬家也带着她们一起走。去年这位尽心反哺老人32年的花甲老人,被评为“长沙市十大孝星”。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邹莹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讯 平凡的市井中,随处都可能发生着让人感动或者唏嘘的故事。63岁的市民王洪德有三个“妈妈”,亲妈在他9岁时去世,之后两个邻居“干妈”一直照顾他。几十年过去,“干妈”们成了年近100岁和91岁的高龄老人,花甲之年的王爹爹担起儿子的职责照顾她们,多次搬家也带着一起走。尽心反哺老人32年的王洪德,去年被评为“2014长沙市十大孝星”。

梳头洗漱都喜欢喊“伢子”动手

王伢子,今天好像有点怕冷,来帮我刮痧咯。”4月8日上午,坐在床上打盹的静姑娭毑醒后,便嚷着要刮痧。“要得,我洗下手就来。”正在陪四姑娭毑聊天的王爹爹应了一声,便起身洗手,顺便打了半盆水。

其实请了个保姆,但只要我在屋里,她们就喜欢喊我动手。”扶着床上的老人坐起来,他熟练的挽起娭毑背上的衣服,用热水烫过的毛巾擦拭一下,便开始刮痧。“舒服,刮下就舒服多了。”几分钟过去,娭毑背上红了一片,但她觉得全身筋骨都舒服多了。

中午多炒点青菜咯。”看着王洪德已经帮静姑娭毑梳好头并洗漱完毕,四姑娭毑交代,中午想吃点青菜和腊肉。“好嘞。”王洪德赶紧让妻子邹书华把腊肉用热水泡好,并把肥肉和瘦肉分开切。

饮食习惯不一样,四姑娭毑要吃肥肉,静姑娭毑要吃瘦肉。”到了中午,饭桌上果然按照四姑娭毑的意见,青菜、腊肉,一应俱全。

9岁亲妈去世,两“干妈”照顾他成长

静姑娭毑叫周静芬,今年12月就100岁了;四姑娭毑叫周德仕,正月刚满了91岁。两人是姐妹,出身于当时的大户人家,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二人终身都未出嫁。

我9岁时妈妈去世,10岁时爸爸去世。”王洪德说,当时邻居这对姐妹就像“妈妈”一样,一边教育他做人,一边传授他种田养猪的生活技能,年幼的自己才能生存下来,所以他心里一直感激得很。

没有血缘但有一辈子“亲缘

凭着一双勤劳的手,成年后王洪德娶妻生子,小家庭经营得十分红火。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位年纪渐长的“妈妈”,生活却越来越吃力。1982年的时候,村里把田地分到了村民手中,已经六十多岁的周家姐妹,因为没有成家,也没有家人帮忙种地,整天忧烦不已。当时还年轻力壮的王洪德知道后,主动提出去帮忙种田,并决定开始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后来,王洪德搬了几次家,他也一直把老人带在身边。2006年起,两位老人正式住进了王家。

虽然和两位老人没有血缘,但是这一辈子的亲缘是定了的。“我们老屋拆迁了,马上要住新房子,已经给她们安排了房间。”邹书华说。

心愿

给两位老人幸福的晚年

那不是讲大话,这伢子就是心肠好。”说起“儿子”王洪德,四姑娭毑赞不绝口,说他对自己和姐姐,比很多亲儿子还贴心。“那次我住院,他硬要自己招呼,差点累倒了。”静姑娭毑说,“自己2013年住院,‘王伢子’跑前跑后受了不少亏(累)。”听着两位老人这样评价自己,满头银发的王洪德咧嘴一笑,有点难为情。

今年12月,静姑娭毑就要满100岁了,王洪德决定给老人办个小型的寿宴。“早就是一家人了,我现在就是一种想法,让她们晚年幸福点。”王洪德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