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市委一号文件为美丽乡村建设勾画蓝图

19.04.2016  12:58

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的浔龙河生态示范点,发展农村综合产业,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就地就业。

  未来三年,长沙将推出哪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破题?美丽乡村将发生哪些看得见的变化?农民又可获得哪些实惠?日前出台的长沙市委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意见》(下称《意见》),为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了蓝图: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乡村将让乡村享有更多的城市现代文明,城乡融合发展奔小康的步伐将越迈越铿锵……

  1 布局美

  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文件点击

  城乡规划体系相互衔接融合,城镇、村庄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村庄内部形态更加精致精美,乡村特色充分彰显,形成一批高档次、高品位的美丽乡村特色片区。

  一批特色自然村落将华丽蝶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行走在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连片的油菜花海绚烂无比,干净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不少城里来的游客停下脚步拍照留念,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舒展开来……

  “我们将选择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区域,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市农业委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全面完善乡村规划体系,积极推广岳麓区“多规合一”、长沙县全域规划试点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美丽乡村空间布局,鼓励采取村庄整理、经济补偿、易地搬迁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农村居民向集中居住点集聚。

  美丽乡村空间布局既要符合乡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又要体现农业特色。《意见》指出,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长沙将鼓励合理布局发展农业经济、养生经济、运动经济、文创经济、物业经济、商贸经济、劳务经济等多种产业形态,引导和推动乡村产业相对集中布局。

  “在尊重自然美的基础上,彰显个性美,呈现整体美,让美丽乡村既体现传统风俗和地域特色,又融入现代气息,让村镇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意见》明确,下一步长沙将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旅游特色、产业特色等,打造一批内部形态更加精致精美、乡村特色充分彰显的美丽乡村特色片区。

  《意见》明确,以现有特色自然村落为基础,将扩建打造特色产业村落、传统文化村落、自然生态村落等美丽村落。如围绕湘江新区建设,将打造“都市田园、现代两型”的美丽乡村特色片区;围绕湘江古镇群建设,将集中打造美丽乡村古韵文化片区;结合大围山、沩山、影珠山等地域生态优势,将打造集生态休闲、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特色片区。

  2 产业美

  着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

  文件点击

  农业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现产品优质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友好,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速融合。

  产业融合将“接二连三”富村民

  烟熏腊肉等年味十足的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去年岁末,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浏阳市张坊镇白石村,前来采购农副产品的私家车络绎不绝。自家农场产的土猪、土鸡、土鸭、生态鱼、黑山羊等原生态农产品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独臂汉子李建隆笑得合不拢嘴。目前,利用“互联网+”,李建隆的“山货”已远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意见》明确,长沙将着力调整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长沙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监管体系、监管能力向基层基础延伸,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意见》明确,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将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美丽乡村转变成美丽经济,这也是《意见》题中之义。“长沙将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庄+乡村旅游’等都市现代农业新模式和乡村民宿等新型乡村旅游业态。”“将优先支持美丽乡村创建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提升服务质量,整体推进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3 环境美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文件点击

  农村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与城市接轨,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生态优势有效凸显,处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干净整齐、美观大方。

  “乡村公园”将建在家门口

  “垃圾分类要从我们农户抓起,剩余的菜叶可用来喂鸡鸭,煤灰可用作肥料……”在浏阳市镇头镇金牌村,年近六旬的村民唐娭毑向记者细数起她的环保小窍门。

  村看村,户看户,垃圾分类靠农户。《意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将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全面净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加强农村生态建设。

  “将全面提升农村道路、饮水、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意见》明确,长沙将加快推动农村道路提质联网,加快南、北横线建设,推动乡村公路与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网、城际干道网的互联互通,构建更加通达便捷高效的乡村交通网络。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将扩大连片整治范围,重点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等专项整治行动。环境整治人人参与,让生活垃圾分门别类减量化、资源化,长沙将用三年时间,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区域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90%以上,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达100%,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争取用三年时间,确保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全部通自来水,分散居住农村居民喝上符合质量标准的水。

  而在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方面,《意见》要求,对天然林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建设自然(人工)湿地生态微循环系统;结合新一轮“三年造绿大行动”,加快推进环城绿带圈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沿路绿色走廊和沿河风光带;科学规划建设绿色屋场等多种形式的“乡村公园”,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的村庄绿化率达到90%以上。

  4 生活美

  着力改善农村民生福祉

  文件点击

  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强。

  养老服务覆盖60%以上的村和社区

  如何改善农村民生福祉,事关全面小康建设和实现基本现代化。“长沙将深入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层次,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丰富和规范农村消费品市场。”《意见》明确了5条实施路径。

  具体而言,推动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相统一、相促进,以全面脱贫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将实施14项专项扶贫工作,采取政策兜底、易地搬迁、医疗救助等多种措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清零”。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优先安排美丽乡村创建区域贫困人口实施危房改造和饮水安全改造。探索贫困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方式,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培植特色生态产业,重点支持对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带动较大的产业项目和经营主体。大力开展水利扶贫,基本解决重点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水利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切实把民生项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倾斜。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奉献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人才基础。根据《意见》,长沙将实施现代农业人才“百千万”工程,培育1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0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建设100个农科教结合示范点。

  “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接轨。”下一步,长沙将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逐步提高农村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农民补助标准。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获悉长沙将试点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到2018年,美丽乡村创建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基本医疗服务覆盖率将达到100%。全市将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入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补助标准,免除建档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逐步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开展好贫困大学生无息贷款(生源地贷款)工作,为农村家庭子女就学提供便利。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有望覆盖60%以上的村和社区。

  5 风尚美

  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文件点击

  农村特色文化、传统道德、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农村管理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邻里更加和睦,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更加文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民风,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美丽乡村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有“颜值”,更有内涵气质。《意见》要求,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按要求修缮农村古塔、古庙宇、古戏台、古祠堂、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迹,建立健全农村非遗保护体系,保护、传承好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美丽乡愁。大力弘扬传统道德观念,鼓励制定村规民约,传承良好家风。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对村镇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大力支持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

  以“美丽长沙美德先行”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大力开展农村评选学习宣传身边道德典型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整治农村社会黄赌毒、黑恶势力、非法宗教等不良风气,抵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不良现象,切实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让农民享受美好环境、养成美好品德、过上美好生活。

  《意见》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建设品质长沙的总体目标,按照“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总体要求,以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按市民的要求提升农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努力把长沙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  

  《意见》主要目标

  用三年时间,建设100个示范村、100个特色村,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0%,初步实现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

  数说未来

  美丽乡村

  绿化:村庄绿化率达90%以上

  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0%以上,分类回收率达100%

  出行:村到乡镇30分钟、到县城60分钟公交可达

  教育医疗:创建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基本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养老:创新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覆盖60%以上的村和社区

  扶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清零”;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全市建档贫困户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

  近三年长沙市委

  一号文件概览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2015年:《关于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意见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