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山区发展新态势 构建基层服务新平台——岳阳市平江县金龙供销社助农求发展纪实

04.11.2014  12:04

            近年来,平江县金龙供销社始终坚持以“完善自我、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开展资产升级改造,恢复农资业务经营、持续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目前,经营面积已由2009年的6984平方米扩展到12321平方米,资产总值由2009年的 1000 多万元增长到 5000多万元,总收入由2009年的29万元增加到116万元,并且以每年48.8%的速度递增,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十强基层社”,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优胜基层社。

            一、把握发展机遇,资产改造强实力

            以省道308线拓宽途经过龙门镇集镇中心为发展契机,金龙供销社果断将大口塅占地980平方米原农资配送中心拆除,自筹资金287万元,还建成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经营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住房12套的五层建筑“金龙供销综合楼”,建成当年就使该社净收入由改造前的3万元增加到15.6万元,资产增值1000万元以上。随着城镇建设地皮升值空间越来越大,金龙供销社紧紧抓住长寿镇将军中路原金龙转运站的地理优势,走合作开发模式,采取由供销社出地,投资商出钱、产权不变,租费阶梯增长、原有职工有序安置的办法进行招租,吸引很多投资商自愿全额投资改造。改造后的“金龙商厦”年收益达55万元,该社在没出一分钱的情况下当年净增效益157万元。而且通过引进了“长寿人”购物广场,经营面积扩容3600平方米,不但为职工和社会提供186个就业岗位,还带来了每天上百万的货流量和每天3000人以上的人流量,生意红红火火,成为供销社在当地的一张商贸“新名片”。通过前两次资产改造带来的有益尝试,金龙供销社又抓住当地政府筹建边贸中心的机会,融资400多万,成功置换镇中心沿省道308线两侧原有土地,建设了两栋占地2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龙门综合连锁门店”,更名为边贸大厦,功能更加齐全,服务更加细致,不仅为当地36个行政村,437个村民小组,4万多村民提供了服务,还辐射一河之隔的江西边界20个村,3000多农户,重新恢复了供销社曾经辉煌的边贸活动。

              二、顺应发展趋势,自主经营增活力

              金龙供销社始终坚持自主经营,在现有的21个农资网点中统一悬挂“中国供销”  标识,设立10个职工专职经营的门市,实行行管人员坐店轮流经营,每两人一天,十小时工作时间,节假日照常轮班。针对山区农民用肥药的特点,实行散户散送,大户集中送、统一免费送。全体行管人员积极利用自己的摩托和市场上的三轮车,根据群众的需求,不管量多量少,不顾风吹日晒,全部免费送货上门,平均每个行管人员月平均要搬运肥料217次,近3年来,该社直接经营的农资销售年均达到了 858 万元,其中,配送额418万元,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特别是在“金叶众望”复合肥的推广上,金龙供销社班子成员带头坚持安排时间组织集中下乡调查,除对全社农资网点进行行情专访外,还串村入户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摸底子、送资料、打广告,积极推介新产品 春耕备耕期间,组织二个调查小组集中下乡,一组驱车对社有21个农资网点进行专访,摸清市场行情动态,一组直接与农民打交道,走遍了36个村、100多个村民小组。依据反馈信息,制定了农资配送实施方案,实行每销售一吨奖励125元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全体行管人员的积极性。短短二个月,全体行管人员共完成“金叶”复合肥送任务52吨,目前累计完成销售102吨。

              三、共享发展成果,规范管理减压力

              金龙供销社职工中有三分之一下岗、四分之一家庭困难,有五分之一是复退军人,维稳压力相当大。但是随着资产改造带来的丰厚收益,金龙供销社坚持从快落实惠民政策、从严规范管理、从重改善民生,使众多的矛盾迎刃而解。一是随着社保基数的不断调增,金龙供销社欠下了近330万元社保金,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2009年开始,金龙供销社党组坚持“不限数额、不分时段、不挪他用”的原则,把每一笔收入中的60%用于缴纳社保金,积极偿还。到今年6月,全社共偿还历史陈欠和完成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累计325万元。二是在下岗职工问题上,坚持企业发展红利共享,实行下岗职工生活费发放制度,人平每月300元,现已累计发放48万元。同时针对不同对象坚持“七必访、七必问”制度,即年内重要的七大节日班子要上门慰问每个职工,职工的婚、丧、嫁、娶、居、学、病都要上门。该社近4年,每年要发放各种节假日慰问4万元,每年用于职工医疗方面的开支7万多元,大大增强了维护企业凝聚力。

                金龙供销社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基层供销社,在短期内创造如此佳绩,源于党委政府和上级供销社的坚强领导,更得益于正确的市场定位和自身源源不断的开拓创新和主动作为。正如该社主任吴漫江所说:平江95%的版土在农村,7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我们的父辈是农民,我们没有理由闲下来,我们不仅要为供销社谋发展,更要为农民群众提供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