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检察的这些“队长”有故事

25.05.2017  18:35

 

  进村走访,修路搭桥,特色种养……永州检察的扶贫队长忙着一天的入村工作。

  这些年,永州检察活跃着一批又一批扎根农村的扶贫队长,有“女汉子”,有退休的老同志,有年长的老检察,他们在扶贫一线默默地耕耘着。

  “女汉子”龚红卫

  绿水青山、小桥流水、整齐的村道、放养的土鸡、犁田的水牛、淳朴的民风……

  走进零陵区大庆坪乡最南边,毗邻广西,映入眼帘的由原近洞里村和白竹坪村两村合并而成的楚粤亭村。

  这虽是一个“世外桃源”,却也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现有贫困户59户168人;5个自然村中现有1个自然村鸟江岭村组公路3.5公里没有水泥硬化;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以零星种植、养殖业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规模……

  面对这样的情况,零陵区检察院驻村扶贫女队长龚红卫还是很有信心的。2016年10月18日,她第一次驻村后,立即走村串户,爬山涉水,摸底排查,很快制定的扶贫计划。

  “我们先后投入4万元送鸡鸭鹅苗给贫困户养殖共计8000羽;筹资8万元新修近洞里自然村通鸟江岭自然村组公路护坡500米;筹措5万元资金为村里‘点亮工程’计划30盏路灯;该村8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纳入省发改委计划,并着手实施;根据该村的现状,分别向区交通局筹措相关项目资金100万元资金用于鸟江岭自然村组公路3.5公里水泥硬化;向区水利局筹措40万元资金用于该村小河拦河堤建设;向区水利局筹措40万元资金建设长度1400米的农田灌溉水渠;向区财政局筹措人畜饮水项目资金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参股区罗汉果生态有限公司入股分红。”龚红卫介绍说。

  “作为一名女同志,不仅仅要搞好自己的农村工作,还要照顾80多岁的父母亲。特别是2016年她父母亲先后住院6次,时间长达70余天,在工作和尽孝相矛盾的情况下,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工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贫困户的困难放在第一位,而把住院的父母亲交由哥哥照顾,在2016年10月份,其父亲开刀住院期间,正好是扶贫攻坚阶段,晚上她陪护父亲后,第二天打起精神继续下乡开展扶贫工作。作为有着五、六十年党龄的父母,也从来不拖她的后腿,总是告诫她以工作为重。”该院检察长杨建国对龚红卫高度评价:“她自2012年开始,一直担任我院农村工作队队长,先后在零陵区石岩头镇、梳子铺乡、大庆坪乡从事驻村工作。她的丈夫阳洋是市林业局派驻江华县大锡乡山冲村的工作队长兼第一支书长年累月驻村,每次回家要转乘三次车才能到家,前后要5、6个小时。龚红卫既要挂帅当‘穆桂英’,又要当好‘贤内助’,因为她的大力支持,其丈夫阳洋同志自2014年2月16日派驻原明星村、山冲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支书以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2014年,阳洋的驻村工作队被评为‘省先进扶贫工作队’;2016年,又被评为永州市‘先进扶贫工作队’、阳洋同志个人被评为永州市‘优秀驻村干部’。这些‘军功章’里也有她的一半功劳啊。

  自讨苦吃的“老杨

  2011年11月18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拉开了建设施工的序幕。而25000多人的移民安置搬家需同步进行,“涔天河工程能否建设好并发挥效益,取决于移民安置能否按计划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作为牵头单位的县检察院负责包干贝江乡贝江村。

  听到这一消息后,时已56岁的杨德裕向检察长主动请缨到移民中去,有人对他这一举动戏谑道:“老杨,你快退休的人了,何必还要自讨苦吃?”可从农村生长出来的杨德裕却直言不讳:“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以后再想搞工作也没机会了,我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胳膊拗不过大腿,他的这一心愿终得到了实现。

  “江华的山,江华的水,到处都有杨政委。”这一流传上世纪九十年代于全县的顺口溜,是对时任林业局副局长兼森林公安分局政委的杨德裕真实写照,由于工作的特性,他时常出没于全县的山山水水间。而如今,他又要返回沟壑纵横的山岭之中。

  贝江村地处瑶山腹地的冯河之畔,离县城沱江百余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426户1615人,村民散居在冯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该村属这次移民整体搬迁村,占全乡搬迁任务的32%,也是全县农村移民人口最多的村。任务艰巨,难度大。

  2011年12月份,杨德裕与院里抽派的另3名工作人员自带被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进驻该村后,以村为家,食宿在临时腾出的村部办公房,条件简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队员们不论白天黑夜,也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走村串户摸底子,做宣传发动,先后多次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会、移民代表恳谈会,面对面地听取群众呼声和合理诉求,细致了解掌握移民思想动态。同时,做到“五个讲清”,让移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正确引导移民依法搬迁,并使移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搬出瑶山才有出路、才有发展、才能致富。”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劳作,杨德裕按时完成了自己承包的三个村民小组208户608人的登记和丈量任务。

  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程,尤其是以人为本更为突出,涉及人员多,又直接关系到移民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因此,移民工作又被号称为天下一大难事,如何才能迎刃而解呢?

  针对移民工作的特殊性和贝江村的实际情况,杨德裕带领工作队员,根据各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做到嘴勤、手勤、腿勤。因移民工作牵涉的政策和问题多,且群众受文化知识等的局限。为不造成误会,必须得把工作做细、做实,逐家挨户把政策讲清,让每个人都吃下定心丸。杨德裕和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该村在县、市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有16人,与19户移民有亲戚关系,特邀他们回村与移民面对面地恳谈,更加坚定移民搬迁的信心和决心。

  对于摸清的五保户、低保户、非农户、分离户、机关工作人员亲属户、新增人口、已领取出生证等有关的信息,做到一户一表,造册建立台账。对移民提出的问题和阶段性工作自制表格达40多种,进行细化、量化,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以更有的放矢。几年来,杨德裕的移民工作笔记本记了满满的6大本,凝聚了他全部的心血,也破解了移民工作难的“瓶颈”。

  移民工作事关每家每人的切身利益,而该村的移民都是七零八落散居在沟沟坎坎的山岭间,时常得翻山越岭,极为不便,有的一二次不行,还得三四次来回跑路,有时走得筋疲力尽,但他从不厌烦。

  到目前为止,杨德裕包干的麻江口组65户216人安置去向、建房购房户、明细卡手册和补偿资金的确认已全部完成,走在了全县移民安置工作的前列,而他和队友们的身影仍飘移在那绿水青山之间。

  老检察陈宝珠

  四月,冷水滩区检察院牵头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正扎根在一线基层,为贫困地区群众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扶贫工作队的成员有的让一个个项目工程“落地”村里;有的为村子忙前顾后细致入微;有的大刀阔斧为村域经济注入活力。

  从城区驾车来到保方村大约两个小时车程。行走在保方村的田间地头,春风拂过,大地洋溢着和谐与宁静,林间树木青翠,溪中水流清澈,这个大山脚下的村庄处处散发着自然之美,而这美丽的自然景观背后是山区群众的无奈:落后与贫困。贫困到什么程度呢?村支书是这样说的,“保方村一共300户1070人,其中100户300多人被划为贫困。早些年的时候,一家人三兄弟,举全家之力凑的钱才够让其中一个娶上老婆。

  2016年,冷水滩区检察院联合国土资源局、残联等单位成立了保方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由年近六旬的检察院老同志陈宝珠担任队长,全力开展扶贫工作。自走马上任以来,陈宝珠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了解情况,把精准到户、扶贫到人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行动中。陈宝珠说,他下决心一定要把保方村扶贫工作做好,是因为在走访贫困户时看到的一件小事。

  “我们在周长元家门口,看到他的外孙正拿着一片黄色的东西在嘴里吃,检察长当时对我说宝珠你看,那孩子在吃橘子皮。我说不可能。走近仔细一看,发现小孩吃的确实是橘子皮;在与周长元谈话时,又看见他两岁的孙子在灶台上捡干枯饭粒吃,我们真的看不下去了,因为小孩不会说谎,他的行动说明了他们真的很饿!

  触目惊心的贫困深深震撼了陈宝珠的心,在驻村的这些日子里,不管走到哪里,陈宝珠始终把贫困户的利益放在前面,帮村民摆脱贫困成为他最大的心愿。保方村位于四明山脚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陈宝珠坚持“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筹集资金150多万,为村民修建起一条宽4.5米,长3.27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村里使用的是九十年代沿用至今的老旧电力变压器,刮风下雨经常停电,陈宝珠东奔西走联系各扶贫后盾单位,为村民购置一台全新变压器,解决了村里供电不足的情况;村民的饮水都是山上流淌的山泉水,清甜可口却矿物质超标,喝了容易得结石病,陈宝珠发动群众修建饮水池,改善了村民的饮水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完成后,扶贫工作队又看准了产业扶贫。陈宝珠经过与村组干部、贫困户多次商讨,最后确定走养殖和种植结合的路子,“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逐步扩大基地养殖和贫困户散养的规模。现已构建好一个能容纳一百多头牛的养牛场,并租用了一百五十多亩土地种植牧草及其他有机绿色经济作物。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保方村已有30多户100余人脱贫。

  工作干得好不好,扶贫成效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陈宝珠在村里做的每一件事情,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谈到这位亲切的扶贫队长,贫困户陈景国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当时我们村的人办扶贫贷款,因为没得抵押批不下来,陈队长准备把他自己的房子做抵挡担保,为我们办贷款,哪里还有这样的好人?平时他也特别关心我们这些贫困户,每次过节的时候给我们送面、米、油,忙得连一碗水都喝不上,有这样的干部在村里,我感觉很欣慰。

  贴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坚定,走的稳健,这是“扶贫队长”陈宝珠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秉着要带领保方村村民早日脱贫的这种信念,陈宝珠依旧每日每夜地努力着,一如其他扎根在全区各个村落的扶贫工作人员,他们使出全副精力为贫困群众谋福利,赢得老百姓的认可,他们还开辟了脱贫的条条大路,如千万溪流汇入江河一般,带领贫困群众以大浪拍岸不回头的气势向小康社会大步跨去。

 

 


相关附件:
( 责编: 柏振乐(实习)       审核: 江世炎 )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