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提质——写在永州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际

26.03.2015  13:27

  通讯员 廖小红

  春暖花开,永州古城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路宽了,树绿了,街道干净了……群众感受最深的是,中心城区越来越靓丽了。

  这座曾是全省卫生检查“垫底”的城市,用了15个月时间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干群齐心协力,一举改变了脏、乱、差的城市面貌。

  3月24日,全国爱卫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永州捧回了国家卫生城市的金字招牌。

   创卫为民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永州,由于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城市卫生状况多年来受市民诟病。2009年12月23日,省卫生厅发出通报,2008至2009年度的全省卫生检查,13个地级市(未包括自治州),株洲第一,永州垫底。

  不甘落后的永州人民开展了“创卫”活动。2010年12月,永州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永州是三线城市,但决不做三流城市。”永州市委书记陈文浩说。2013年9月25日,永州市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克难动员大会,全面打响“创卫”攻坚战。

  “‘创卫’是为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的民心工程,一定要做好。要用‘创卫’的手段来推进整个中心城市的建设,让干部受教育,老百姓得实惠。”市长向曙光在接受采访中,道出了永州“创卫”的初衷。

  50多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城中村、城乡结合部;100多名区级领导每人负责一条街道;1万多名市、区、办事处、社区干部下到责任区和联系点,包路段、包小区、包楼栋。人人身上有任务,每个卫生死角都有人管。

  2014年年底,永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全票通过国家技术评估。省“创卫”办领导发出感慨:永州基础差,底子薄,经过短短15个月的“创卫”攻坚,一次性申报成功,由“初中毕业直升大学”,这是一个“奇迹”。

  副市长刘尤碧告诉记者,永州能创造这个“奇迹”,关键在于这一大事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干部带头,群众支持,全民参与。

   全民创卫

  “永州是我家,创卫靠大家”,在永州,这是一条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它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融入了永州市民的生活当中。

  冷水滩区凤凰社区的胡民华、邓淑云、杨建中3位老人都是年近七旬的退休老人。

  自全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他们主动当起文明劝导员,每天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他们告诉记者,许多以前不文明、不爱卫生的行为,通过坚持不懈的文明劝导,渐渐地改变了,很多人自觉地加入到爱卫生、做文明市民的队伍中。

  润物细无声。创建工作由“政府推动”逐步向“群众自发”转变。中心城区处处涌动着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十万志愿者”、“文明卫生劝导”、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永州市民,携起手来,共同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

  俯下身,拾起街头一片小纸片;弯下腰,捡起路旁的一个垃圾瓶。克服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丢乱扔的陋习……每一个市民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翁,每个人作出的贡献就好像是一盏灯,点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成为了永州“创卫”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环境在优化,市民的生活品质在提升,从机关到学校,从街道到社区,一种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创卫惠民

  狭窄的道路、拥挤的车流、吆喝的商贩、遍地的垃圾……这些曾经是冷水滩区梅湾市场标志性的“风景”。如今,放眼看去,市场摊位整齐,地面干净整洁,人流车流有序。

  宋家洲大桥,现成了连接冷水滩城区东西两岸的重要纽带。一年前,这一路段犹如“山路十八弯”。“以前只能绕行,路远不说,还特别拥挤,很耽误时间。”市民肖建东对记者说,“现在开车舒服多了,河岸的风景也不错。

  ……

  市场变净、交通变畅、城市变靓、小区变美。永州“创卫”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从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入手,抓实市容市貌管理,最终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集中治“”。2012年以来,强力开展了控违拆违集中整治行动,中心城区5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已完成了99.7%的处理量。同时,做到了违法建筑“零增长”。

  全力治“”。2013年以来,着力整治马路市场、夜宵市场、乱搭乱建、洗车场所、违规种菜和违规养殖家禽家畜。全面治理中心城区近百个“城中村”。

  全面提“”。2012年以来,先后改造了零陵区、冷水滩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98条背街小巷,打通舜皇大道等20条断头路,完成中心城区80%以上的主次干道的提质改造;新建一类环保试点厕所32座,提质改造公厕50座……

  如今,走进永州的大小街道,干净的路面、规范的店铺、整齐的景观树、有序的交通,让永州日新月异地走进了一个现代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