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报道永州强力推动产业精准扶贫纪实

19.09.2016  03:35

   “村里和温氏集团合作养猪的都发了财,房子都盖得很好。我们村的老弱病残特困人口这次都会搞这个项目。”9月6日,秋高气爽,江华瑶族自治县五洞村,村民黎荣加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也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加入了这个产业扶贫项目,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在永州,这样的憧憬和梦想每天都在发生。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正在通过各种精准扶持途径,重新获得自信和希望。

  近年来,永州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持“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的思路,重点把握“钱、人、业、联”4个关键,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钱:创建“农建投”,汇多方资金

  “没想到,签了个名字,就能拿到钱。”虽然过了几个月,江华大圩镇高岐村4组的邓进胜说起帮扶资金的事还是显得格外兴奋。他告诉记者,5月份,他参加了同丰米业的产业帮扶项目,通过这家公司拿到了银行9000元的帮扶资金,跟着这家公司开展特色种植。“今年的绿色有机稻长势不错,比以前可以多赚不少。

  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从哪里来?永州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一是银行“”:开启扶贫小额信贷的“快进键”,今年前8个月,该市共发放小额信贷16.48亿元,占全省发放总量的38%,带动贫困人口53745户加速脱贫。二是平台“”:借鉴“城建投”模式,各县区均组建了农村建设投资公司,流转农村土地,盘活林地、耕地、水面、古民居建筑等农村资源,整合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

  “农建投”是永州的一大创新举措。新田县由财政直接注资5000万元,将国有农场、林场、水库、乡镇市场等政府资产划转到县农建投公司,共同作为资本,共筹集资金16.76亿元。该市多个区县成立的“农建投”资产超过10亿元,为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等帮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小溪流”汇成“大江河”投入产业精准扶贫。

   人:跟着能人干,让能人帮着干

  “我这个基地,委托帮扶96户,务工帮扶55户,确保每个贫困人口月工资2000元以上。”宁远鑫农农业产业化基地由经济能人欧阳植竹承包经营。投入1600余万元,主要种植淮山、葛根等40多个蔬菜品种。他告诉记者,当初挣了钱回到家乡,总觉得要干点什么,后来有了政府的引导,开始以“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扶贫,发展到了现在的5000亩。

  “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永州扶贫坚持选准、用好能人,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扶贫经济组织,由政府、金融机构、贫困群众对其诚信度、市场发展前景进行评价比较;选择温氏集团、天之龙蔬菜合作社、“好放心”米业等70余家扶贫经济组织,引领产业发展。

  同时,在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上,改普惠政策为差异化扶持政策。有劳动能力、产业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全市约23万人,组织他们跟着能人干;缺劳力、缺技术、缺条件、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人口,全市约20万人,以资金委托、资产入股的方式,让能人帮着他们干。

   业:选好产业,让贫困户持续受益

  欧阳绪珍,一个已到古稀之年的瑶族老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穷了一辈子,现在突然生活就好起来了,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

  这一切都得益于江永勾蓝瑶寨走出了独特的产业扶贫之路。2015年,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委会注册成立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以资源入股组建市场主体,村民由松散的农户组成了有一定经济关系的联合体。

  “我家里的地都进了村里的公司,每年可以分到红,儿女经常到公司帮忙,我自己每周到村里参加表演,每次收入几十上百块钱。去年就已经脱贫了。”作为当地的老艺人,欧阳绪珍爱上了现在的事业,村里民俗表演队都以他为尊,他经常是加班加点地排练节目,工作非常认真。

  选准、选好产业项目,是产业精准扶贫成败的关键。永州根据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突出特色,先后打造了零陵何仙姑村、祁阳八尺村、江华香草源等一批独特的乡村旅游产业“名片”。

  同时,永州在选产业时坚持效益优先。根据贫困户受益时效和可持续性,摒弃一次性受益、以后多年难受益的产业项目,把见效快、贫困户受益时间长、受益大的项目,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优先选项。

   联:签订“四方协议”,保贫困户利益

  “在政府扶贫办和九恒数码科技公司的帮助下,我现在在‘九恒’上班,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钱呢。我还贷款1万元到公司,有分红。”江华新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盘小永告诉记者。在永州扶贫既有“市长”又有“市场”,贫困户的利益与扶贫方的利益,通过政府、银行、贫困户、企业签订“四方协议”,以契约形式明确。这样既保证了贫困对象的利益,也防范了企业和银行的风险。通过这一机制,永州出现了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帮扶3种模式。

  同时,永州扶贫筑牢“双保险”,即试行“脱贫保”、开展“财银保”。试行“脱贫保”,对参与产业扶贫项目贫困人口,实施特色农业保险、人身意外险、生活困难救助险、家庭财产险、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光伏发电设备险等6大商业险种,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在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开展“财银保”,由参与精准产业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保单为担保,每帮扶1户贫困户按5万元至10万元的标准,银行给予“财银保”贷款支持。当贷款发生风险造成损失,由政府扶贫资金给予赔偿。

  滴水可以穿石。近3年来,永州市年均减贫12万余人,年均减贫率15.6%,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呈现出脱贫攻坚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