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水稻工厂化育秧,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11.01.2016  11:05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以全自动播种线为核心装备,通过厂房、浸种池、叉车、输送带等配套,将秧盘准备、营养土处理、浸种催芽、播种作业集中于育秧工厂内进行,可实行规模化生产和精细管理,实现集约化生产。

近两年沅江市农业局以喜丰收公司为载体,推广研究员程乐根担任技术专家,局粮油站协助实施,通过两年的探索研究,从海南引进了台湾先进设备,在草尾镇乐园村打造了全省设施先进、技术领先、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2014年6月,湖南省第一个自动化水稻育秧工厂在沅江市草尾镇建成并投入播种育秧示范;7月中旬,青秀健壮的机插秧苗在全国种粮大户卢青年的晚稻田落地生根;11月上旬,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的150亩晚稻获得丰收,标志着水稻机耕—机插—机收的全程机械化取得圆满成功。2015年,沅江市农业局程乐根研究员组建的水稻育秧中心在草尾镇乐园村完成了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示范面积200亩,平均单产达到1080公斤,实现了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过吨粮的目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是农业实用技术的又一次尝试与创新,省农业委领导、粮油处长、益阳市农业局等多次来沅指导调研,对该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将在全省重点推介。省农业委议定2016年3月将在我市召开全省粮食生产现场会,将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全省的12个县开展示范推广。

沅江市工厂化育秧中心简介

一、中心设施建设。育秧中心已建成播种和基质仓库1200m2,拥有高速(3000盘/h)播种线2条,高速插秧机3台,添置了小收割机、叉车、秧盘模具、铝梯、输送带、透气膜等,共投入建设及配套资金230多万元。已组建机插服务队2~3个,培训农民职业机手10~15人,完成水稻生产全程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登记。2016年发展单季育秧能力1~2万亩的中小型育秧工厂2~3个,发展服务队到10~15个,尽早实现年服务机插秧面积5万亩目标。

二、科研与生产能力。一是初步筛选出适合晚稻机插育秧品种14个,其中早插品种6个,中插品种5个,迟插品种3个。二是在基质筛选配比、用种量、施肥和病虫防控等环节技术研究获得成果;完成了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初稿。三是节省育秧成本。比现有机育秧技术提高播种速度3~5倍,减少亩育秧成本35~50元。与抛秧比可亩节本50~80元,增产8%以上,亩节本增收120元;晚稻机插示范达到亩产650kg高产目标。四是可推进规模化生产,一个育秧厂每季可提供2~3万亩大田标准化机插秧苗,有利于助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社会化,生产经营集约化。(  崔国清 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