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绣种艺术家历时2年联袂绣成《水月观音》

13.09.2016  14:36

  历时2年,耗资近百万元——

  6大绣种艺术家

  联袂绣成《水月观音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实习生 张靖

  9月11日,融合6大绣种的刺绣作品《水月观音》,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首展。从中,能看到苏绣的细腻,湘绣的色彩丰富,粤绣的金碧辉煌,顾绣的精巧,杭绣的华丽,乱针绣的质感。

  刺绣作品《水月观音》以北京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为蓝本,由苏绣、湘绣、粤绣、顾绣、杭绣、乱针绣的6位刺绣艺术家历时2年绣制完成,是中国刺绣史上唯一如此多绣种联袂创作的作品。

  6位姐妹“突发奇想

  展览现场,长2.6米、宽2.6米的《水月观音》画面气势恢宏,图案精微多变,引起众多观众驻足。

  该作品由康惠芳(粤绣)、钱月芳(顾绣)、梁雪芳(苏绣)、孙燕云(乱针绣)、金家虹(杭绣)、黄笛(湘绣)6位当代中国刺绣艺术家集体完成。她们有的是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有的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46岁的黄笛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湘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作品曾搭载“神六”“神十”两度遨游太空。

  “我们经常一起参加展览展演,在一次活动中,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由姐妹们共同绣制一幅作品,发挥各绣种的长处,来展现中国刺绣的博大精深。”黄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大家决定以法海寺壁画为蓝本,刺绣一幅《水月观音》。

  几经商讨,6人累计出资近百万元,在上海租了一间约60平方米的民房开始刺绣前的准备工作。后来由于场地太小,无法施展,创作团队搬到苏州。

  《水月观音》是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是古代壁画的经典之作。壁画中的观音头戴宝冠,面如满月,肩披轻纱,胸饰璎珞,面目安详温和,仪态端庄大方,境界超凡脱俗。

  “无缝对接”动人心魄

  定制底料、上稿勾缎、线色搭配、上绷刺绣,技艺融合等每一个环节,大家丝毫不敢懈怠,反复探讨、斟酌、推敲。黄笛介绍,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观音像、善财童子、白纱衣、宝冠等都进行了小样试制,尤其是观音像,每个绣种都进行了一比一的试制。

  不同的绣种有着不同的手法与风格。“如果让我们用各自的技艺特色绣一幅画,那是信手拈来,但要让6大绣种的姐妹在同一块绣布上刺绣,这还是刺绣史上第一次。如何让这些技艺融合于一块绣布之上,且要做到无缝衔接,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着实大费周章。”黄笛坦言。

  通过试制与选择,她们选定苏绣的斜针刺绣水月观音以及善财童子等人物脸部。而湘绣细如发丝的掺针、游针、混针、齐针、交叉针等针法,不着痕迹,细腻逼真地刻画了人物的衣饰纹褶,灵动而又传神地表现出观音菩萨仪态万方的神态。

  历时2年,绣制工作才得以完成。作品的艺术顾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委会主任杨坚平认为,整幅作品既有各家之长,又相互呼应,各种针法有机融合,层次、质感、疏密、气氛都达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敢于创新成就杰作

  在《水月观音》绣制中,许多材料是第一次在刺绣中使用。如纯黄金线,为了表现观音华贵典雅、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所佩戴的头冠、配饰、服饰图案采用了大量的99足金线。就是用纯黄金制作的线,其细如发丝,使得作品更具“含金量”。

  要把一幅壁画转变为一幅刺绣作品,看似只是形式的转换,其实更是艺术风格的转换。“壁画是墙壁上的艺术,刺绣是织物上的艺术,两种艺术截然不同。”黄笛说,《水月观音》的创作,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保护,是一次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