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保安全 服务民生促发展——长沙县食品安全监管的探索与实践

10.11.2014  12:27
  

              监管力量弱,监管摊子大;百姓呼声高,业者诚信低;监管漏洞多,部门立场散……面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这些共性问题,作为最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单位,近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以组建高规格的县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为切入点,重点围绕“三高”、“三基”和“三严”做文章,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高位协调、职责分明,打击严厉、处置主动”的部门监管合力,所有食品经营业主的产品质量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普遍增强,近四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极大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重点围绕“三高”做文章,变“部门主导”为“政府主导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的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1年,长沙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食安办从县食药监局独立出来,由县委副调研员兼任食安办主任,工作上直接对县长负责。同时,县政府成立了五个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各督查巡视组组长由从科局党委(党组)书记岗位退下来、且德高望重和敢于仗义执言的在岗正科级干部担任,工作中重点牵头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高效督查。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按照“发现问题、找准症结、拿出对策”的工作思路,分别负责督查4-5个镇(街道)和1-2个县直职能科局,既督查镇(街道)辖区内的食品安全隐患和案件,也督查镇(街道)和县直相关职能科局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情况,对于督查中发现的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措施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坚持做到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较真,及时采取大会点名、季度讲评、公开通报、约谈警示等形式,责令相关职能科局和生产经营业主限期整改到位,并坚持“一星期一督查、一月一追踪、一季一讲评、年终一考核”,真正做到对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实行同步监督。2012年,当负责督查青山铺镇的督查巡视组发现农村举办红白喜事时,存在用餐人数多、卫生条件差、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隐患严重的问题后,及时督促青山铺镇引导农民创办农村餐饮服务公司,实行农村集体聚餐公司化运作,有效避免监管真空。二是抓高位协调。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针对过去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普遍存在多部门执法、多环节执法、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方式单一等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一方面对工作中发现的监管空白领域及时结合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具体责任单位,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定期交流共享监管信息,确保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和真空;另一方面,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定期组织多个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并在查办案件时明确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确保避免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执法监管力量,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打击力度。三是抓高压考核。每年年底,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都要会同县纠风办、县监察局等单位,对县公安局、农业局、商务局、卫生局、食药监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卫生和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大队、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等10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职情况进行专项民主评议考核,重点监督各监管职能部门执法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是否依法廉洁高效,工作中是否存在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失职渎职行为,并将评议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单位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二、重点围绕“三基”做文章,变“营养不良”为“兵强马壮

  长沙县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针对过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条件不够完善等问题,始终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为进一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来说,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基础设施。针对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普遍反映食品安全监测资源分散,检不出、检不全、检不准现象严重影响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执法的问题,县政府及时整合全县食品安全检测检验资源,投资1500多万元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并在镇(街道)、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布局了36个快速检测室,在全县形成了一个以综合检测中心为核心、以快速检测室为辅助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确保了食品生产、加工、生活消费常规检测的需要。针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学生饮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的问题,县政府仅去年就投资1335万元,启动了14所学校食堂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8890平方米,为学校配置了消毒柜、不锈钢灶台等硬件设施。与此同时,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针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难到位问题,还积极督促协调相关镇(街道)通过从市场承包方收回经营管理权直接经营管理的方式,改“市场盈利”为“无利运作”的政府主导型农贸市场监管模式。今年,长沙县还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首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占地面积达20亩,日处理能力达50吨;建成了食品安全电子信息监管系统,较好地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时、快捷、规范执法;启动了豆制品、米粉集中生产平台和肉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预计年前即可实现对全县学校食堂所有食材的统一配送;启动了16个农贸市场的“无利化”改造,政府主导型农贸市场监管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广。二是抓基础力量。在执法队伍建设方面,县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时,将过去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权剥离出来,新组建了商务卫生和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大队、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在隶属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直接领导的同时,也接受县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和县食安办的调配管理。县公安局为加大食品安全案件侦查力度,则专门成立了食品药品侦查中队。在信息员队伍建设方面,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要求各镇(街道)设立了食安专干、协管员和信息员,将监管触角延伸到了村组,全县共有290多名食品安全协管员、1400多名信息员。在管理员队伍建设方面,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督促全县4023家食品生产、销售单位,分别设置了一个以上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并每年定期组织这些管理员进行了业务知识轮训。三是抓基础投入。长沙县财政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每年在安排预算时都坚持做到随着全县财政总收入的增加而递增,确保满足食品安全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特别是2012年以来,为了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依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县财政每年还拿出100万元作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经费。同时,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也督促各镇(街道)和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了相应的专门经费,主要用于食品安全培训、宣传、检测、专项整治等工作,确保在车辆、人员、设备等方面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充足保障。

  三、重点围绕“三严”做文章,变“重堵轻疏”为“疏堵并重

  长沙县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既注重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自觉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严格加强自我管理,也注重加强严格执法,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案件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实现了食品安全工作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促进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的明显提升。概括起来,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严格自律。长沙县启动开展了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面向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开展了诚信宣讲教育活动,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业主不断提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主动做到守法经营、诚信自律。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进工地”等宣传活动,在全县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张贴了宣传标语、发放了宣传资料、开展了文艺展演;在县级主流媒体长期开辟了《守望食品安全》专栏,定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政策法规和公布食品安全“红黑榜”;在所有食品安全经营单位统一悬挂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公示牌”,设立了群众举报信箱。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组建了食品安全教育研讨会,通过不断提高协会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了行业自律。二是抓严厉打击。全县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反映突出的问题,先后针对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建筑工地和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着对食品安全案件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案件的易发多发势头。特别是县政府成立五个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以后,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2011年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成立以前,全县15个食安监管部门总共只办理12起案件,2011年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成立以后,通过深挖细找、认真履职,当年就办理了230多起食品安全案件,2012年达到360多起,2013年上升到540多起,今年仅1-10月就办理了667起,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深度越来越深、广度越来越宽,让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付出了惨重代价,在社会上起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震慑作用。三是抓严肃问责。各食品安全督查巡视组对于检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一方面是严肃追究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责任,情节较轻的及时约谈企业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情节严重的及时予以公开曝光,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如果属于享受财政扶持资金的企业,不仅要取消扶持政策,还要追溯撤回财政投入资金。2012年和2013年,全县共公开曝光了746家不良企业名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自律。另一方面是严肃追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属于履行职责不力、造成后果较轻的,及时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属于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坚持依法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来源:长沙市食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