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政网新媒体联合专访衡阳市民政局局长周小风

21.06.2016  13:58

  

   编者按 :2016年,湖南省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五化民政”建设思路,以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协同推进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当前,湖南各级民政部门正积极投身 “五化民政”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本期,湖南民政新媒体“回眸十二五•启航十三五——市、县民政局局长系列访谈录”栏目组走进大湘南地区重镇——衡阳市,对话衡阳市民政局局长周小风,共同探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衡阳民政系统以“五化民政”建设为主线,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对话湖南省衡阳市民政局局长周小风:

   以“五化民政”建设为主线,推动衡阳民政事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

   湖南民政网 :“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催生了很多的新理念、新举措。您认为,在过去五年,衡阳民政事业取得了哪些新成效?积累了哪些好经验?

   周小风 :“十二五”时期,是衡阳民政工作着力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聚民力的五年,也是衡阳民政发展最好、最快、最优的五年。2011年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着力完善民政工作“五大体系”,民政保障能力不断健全,民政改善民生功能不断强化,人民福祉明显增强。一是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市建立了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为基础,以灾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等专项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织密编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年均救助困难群众90万人,已基本实现“困有所助”。2015年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276.5元,比2011年的183元提高了93.5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119.2元,比2011年的67.9元提高了51.3元。2011年-2015年,五保分散供养年标准三次大提标,2015年分散供养水平达到2904元,较2011年提高了1352元。二是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社区用房建设,2011-2014年度,全市240个乡镇社区和64个城市社区开展办公服务用房建设。2015年,全面启动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科学规划社区整合,全市社区由原有559个整合为485个。三是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四是完善国防建设支持体系。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工作不断深化,军民共建融合发展,2012年,护卫舰568被命名为“衡阳舰”;2014年,我市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2015年成功通过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考核验收。五是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立流浪未成年人主动救助保护机制,累计救助14.4万人次。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2011年-2015年,全市乡改镇9个、增设6个街道办事处、撤销3个镇。2015年进行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截至2016年3月,并乡合村工作全部完成,共合并乡镇37个、街道1个,减幅达到21%;全市建制村由4886个调整为2280个,减幅52.7%,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创造了“快、好、稳、严、实”“衡阳经验”。2015年11月7日,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交流会议在衡召开,我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得到时任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同志的充分肯定。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2014年元月,我市中心城区率先启动殡葬改革,出台了有关殡改工作的“1+8”制度文件。2014年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现场推介我市殡葬改革的成功经验。2015年,创新“医院太平间管理模式”和“殡仪服务车辆规范管理模式”,源头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城区搭设灵棚治丧基本杜绝,县以上城区和较大乡镇基本实行集中治丧。

   湖南民政网 :“十三五”期间,衡阳民政工作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周小风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衡阳民政事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我市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五化民政”建设为主线,遵循“4项基本原则”,抓好“11项基本指标”,引导和推动衡阳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防灾减灾等制度,建立“救急难”制度和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出台《低收入家庭收入状况和财产认定办法》、《衡阳市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衡阳市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努力提高低保对象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二是深化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重点推进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全面实现无房社区“清零”。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城乡社区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建成150个左右的农村社区示范村、120个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和市、县(市)区两级层面的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重点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全市新扩建一批公办养老机构,新建、改扩建、租建社会办养老机构200多家。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进程,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要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四是抓实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以新一轮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各项优待政策,不断提高优抚对象保障水平。完成市烈士陵园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衡东县、祁东县、常宁市等烈士纪念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安置工作创新改革。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五是促进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到“十三五”末,达到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数达15万,基本形成政府部门监管、社会组织自律、建立社会各界监督的社会组织科学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快推进登记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四类组织直接登记工作。完善社会组织培育体系,建立健全购买服务机制、政府资助及奖励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六是提升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婚姻和收养登记管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提倡文明节俭治丧,按照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骨灰处置方式多样化、园林化、生态化,全市火化区火化率逐年提高。全面推进区划地名服务工作,提高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湖南民政网 :请问衡阳在“五化民政”建设方面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周小风 :2016年,段林毅厅长提出要加快民政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步伐,深化全省“五化民政”战略任务,我市积极践行,助推全市民政事业纵深发展。一是坚持人本理念。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确保重点救助对象救助标准达到国家扶贫线以上,实现兜底保障。大力推进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加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通过设置党员管理群团服务、民政事务社区救助等六类岗位,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全方位承接政府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高效便民”的效能,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简政放权,便民惠民。社会组织登记、养老许可等所有民政部门的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民政部门对外服务的文明窗口。二是加快民政法治进程。加强民政法制队伍建设,在市民政局机关增设法规科,配齐配强专门法制人员。主动向社会公布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晒出权力家底,亮出责任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普法学法用法力度,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三是探索建立标准体系。我们率先在省内推行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完成了在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标准化试点工作,构建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三大体系共139项标准,其中企业标准97项,并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我们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的普及应用,提升社会福利行业品牌。下步,我们将探索救助服务、社区建设、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功能完备的民政标准体系。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市民政局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积极推动适用于政府工作的视频会议、网上办公等方面的应用,搭建政务公开、资源共享、便民服务、公众参与的平台,突出抓好低保、养老、救灾指挥、社会组织法人信息库、殡葬、地名等系统建设,为广大民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查询和办事服务。加强民政信息资源收集整理,整合部门信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社会组织工作,将9个民生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拓展社会参与渠道,调节优化民政有限资源。社工人才队伍快速发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在衡东县首次召开全市社会工作研讨会,衡东县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功落地。下阶段,我们将协调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和扶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系列文件,加快推进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开展示范性社区社会工作站(室)建设,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实践。

   湖南民政网 :今年,衡阳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试点地区,请问现在试点工作进展如何?下步有什么打算?

   周小风 :今年3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等6部门出台了《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在我市和新田县、凤凰县开展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试点工作。作为唯一的地市级试点地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兵市长多次听取民政、扶贫部门相关情况的汇报,3月21日和4月21日,市政府常务会两次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我们已召开全市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暨农村低保清理工作会议,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衡阳市农村低保兜底脱贫暨农村低保清理工作方案(试行)》。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相应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城乡低保责任追究办法,全面开展了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初步认定和低保清理工作,做到“两个确保”:确保兜底保障对象全额享受低保标准并上浮10%的待遇,直至到2018年实现“两线”融合;确保所有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范畴。一是联合认定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联合财政、扶贫、人社、卫计、残联等部门,在农村低保清理认定的基础上,以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为重点,精准认定4类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即困境未成年人,一级二级残疾或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或一户多残、老残同户的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患者家庭和困境老年人家庭,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二是全面清理农村低保。由各县市区政府统一部署,组织民政、公安、住建和人社等部门和乡镇政府,集中时间对现有的农村低保在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所有在保的农村低保对象进行入户核查。对低保家庭的收入和财产重新进行综合评估,符合条件的家庭,继续保留低保待遇;经济状况好转、已脱贫的家庭,全部进行清退;对不符合条件违规享受低保待遇的对象一律清退。三是分类实施精准救助。从今年7月起,根据清理后认定的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和其他农村低保户按新的农村低保标准分类实施精准救助。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全额享受农村低保标准并上浮10%(实际保障水平为2904元/人•年);其他低保户仍按月实行补差救助。各地加快由分档发放向补差发放转变,实现对象认定精准、补差发放精准。低保对象优先享受扶贫对象相关待遇。四是严格规范认定程序。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入户调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初评结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审批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对象认定。把核对工作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和农村低保对象复核的必经程序,加大部门协作力度,在落实户籍、车辆、财产等信息核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信息核对范围扩大到消费支出等方面,提高核对的覆盖面、精准度。

   湖南民政网 :衡阳是湖南人口大市,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请问面对“银发浪潮”,衡阳有哪些应对举措?

   周小风 :老龄化加速,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我市养老服务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我们经过了长达两年的论证调研,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下发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衡政发〔2016〕2号),推出了财政扶持、税费减免、土地供应、人才培训就业、政府购买服务、医养融合、金融服务等具体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明确了“对市区每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和街道(乡镇)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予每年3万元的运行补贴”;“对市区内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一次性奖励5万元/个,建设街道(乡镇)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次性奖励20万元/个”有关建设奖励和运行补贴政策。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城区于2015年启动了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将原有社区191个整合为140个,由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亿元,在解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基础上,留足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空间。为此,市政府提出在2016年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要求各城区政府及高新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责任主体,街道(乡镇)和社区为实施主体,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社区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思路和“五有”设置标准,城区每个街道要在年内建成1所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并通过样板带动逐步铺开,到2020年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

  全市计划在今年完成39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了9个,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用餐休息、健康咨询、家政服务等。同时,我市正在引入国内知名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将先进的服务理念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如长沙万众和社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已成功落户石鼓区,并计划在该区建设3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连锁网点;长沙“康乃馨”承包经营了雁峰区岳屏社区托老中心;上海“幸福9号”分别进驻珠晖区临江社区和雁峰区巷荫岭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实行托管运营,通过搭建老人乐园、居家养老服务店和幸福9号网上商城三个平台,打造“互联网+”模式,探索开展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的各种家政服务及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