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建设品牌民政 托住底线民生——新邵县委书记伍备战的底线民生实践论

29.07.2015  23:56

  

  

  (《中国社会报》2015年7月28日2版)

  县域民政的发展策略与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紧密相联。近日,本报驻湘记者站和湖南省民政厅门户网深入基层,与县域发展一线主政者对话“底线民生实践论”,解剖“四个全面”布局下县域民政的转型思路与改革实践。

  采访首站在地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的新邵县,近年来,该县在民生托底政策创制与底线民生具体实践中解难题、出实招,全面激活了民政重点领域的改革。

  新邵县委书记伍备战对本报记者表示,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与民政打交道,民政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参与者,更是建设者。

  焦点一:发挥民政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四器”作用

  “新形势下,民政工作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多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改进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伍备战说,民政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当发挥“四器”作用:即保障民生的“调节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解决矛盾的“减压器”,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为了保障民政发挥“四器”作用的良好环境,近几年,新邵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等政策措施,对救助对象、标准、程序等进行了严格规范。尤其突出乡镇主体责任,推行“村民代表+村(社区)民生员+ 乡镇+ 县民政局”四位一体审核机制,全面实现审批制度和救助结果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实现了精

  准救助。

  与此同时,还通过强化村(社区)的服务功能,采取服务沉底的方式,在村(社区)配备民政民生员,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十几项服务延伸到村(社区),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再次,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城)为契机,创新完善双拥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依靠制度抓服务保障的双拥工作格局。还出台《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效落实了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

  焦点二:转型发展的总体框架是建设四个品牌民政

  以“为民”为主线的民政工作需要改革与转型的动力。去年,新邵县加强民政转型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了《欠发达地区更应加快推进民政转型》研究成果,对民政“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怎样确保转型落到实处”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加快了全县民政事业的转型发展。

  在伍备战看来,立足新邵县实际,要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和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总体框架是把握四性、建设四个品牌——

  一是把握兜底性,建设和谐民政。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集中供养、自然灾害救济、医疗救助等工作中,面对广大困难群众,民政工作必须发挥“兜底”保障的职能;

  二是把握法治性,建设阳光民政。法治是民政改革创新的新引擎,民政法治建设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迫切,在具体工作中,只有将其公开化、阳光化、权威化,才可能解决民政工作推进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各种矛盾;

  三是把握服务性,建设贴心民政。服务性是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民政在转型发展时要从“大社会”着眼,“小社会”入手,服务全局,服务民众,做人民群众思想上的知情人、感情上的贴心人、权益上的维护人、党的温暖的传递人,努力建设“百姓民政”“贴心民政”;

  四是把握协调性,建设联动民政。在转型发展时,要不断强化政府协调督导、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参与引导,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作、齐抓共推的“联动民政”发展格局。

  焦点三:解决民政体制机制与重大职责功能不匹配问题

  民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伍备战说,新邵县将从三个方面推进民政事业发展,包括进一步优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速扶贫攻坚步伐。

  在优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方面,将积极引导乡镇党委政府及部门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主动重视、支持、服务民政工作,使民政工作归位于党委工作、政府工作、全局工作,使一切必要的力量和应当整合利用的资源都用来兴办民政事业,解决民生问题。

  为了使民政保障民生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渐相适应,伍备战说,将针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同步,民政体制机制与民政事业重大职责功能不匹配,民政工作标准化、人性化、社会化水平与人民群众追求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普遍诉求不协调等问题,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急的要务、最好的政绩正确对待。

  针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现实,新邵县还将健全基本养老和社会救助体系,严格守住民政保基本这条民生底线,编密织牢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安全网,确保贫困乡村人民群众迈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