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中来 为人民抒怀——湖南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巡礼
今年迎来了湖南文艺创作的收获季。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优秀作品集群,展示了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实绩。
一
这些获奖的文艺作品,都出色发挥了“精神食粮”的作用,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向人们传递着真善美。
电视剧《毛泽东》、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用独特视角诠释了历史伟人别样的一面。《毛泽东》被誉为一部“有温度”的作品。剧中的毛泽东展示了领袖的真情真性,让今天的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崇敬这位伟人。电视剧播出时,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平均收视率为1.64%,市场份额为5.74%,创下了同类题材的收视之最。
湘剧《谭嗣同》塑造了一个湖湘文化史上最有血性的湖南人形象,第三次改编的《谭嗣同》首次公演,场内座无虚席,并受邀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受到观众热捧。
歌曲《湘江飞出一首歌》创新性地将民族特色与花腔结合,深情吟唱了母亲河。
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用温婉有致的笔调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展示了乡村美好的人情人性。
邓湘子的小说《像风一样奔跑》、牧铃的小说《影子行动》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刘克邦的散文集《自然抵达》荣获冰心散文奖,薛媛媛的《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余艳的《板仓绝唱》获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陈利的《古城听雨》荣膺索尼世界摄影奖公开赛世界总冠军……
二
湖南文艺精品创作发出耀眼光彩,离不开我省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扶持和引导,离不开对文艺人才的培养和锻造,也离不开文艺家们的潜心创作。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学介绍,我省设立的文化事业建设引导资金,通过创作导向这个抓手,对重点作品予以重点支持。电视剧《毛泽东》重点投入资金,同时协调央视、湖南卫视同步播出,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对入选的老中青艺术家进行重点扶持;2012年正式设立湖南省文学艺术政府奖——湖南省文学艺术奖,首次评选出14个艺术门类60部获奖作品。这些举措在文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一批文艺生产单位转企改制,焕发了生机活力。湖南和光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转企后,连续推出了电视剧《毛泽东》、《长沙保卫战》、《东山学堂》等主旋律作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几家省直艺术院团组建的湖南省演艺集团,更加重视文艺创作生产,推出了《天山芙蓉》、《温暖》、《芙蓉国里》等优秀作品。
省作协从2011年举办“文学名家讲堂”至今,相继邀请王蒙、张炜、刘醒龙、韩少功等在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大家来湘讲学,加强了湖湘文化对外交流,开拓了我省作家的视野;中青年作家研讨班至今已经延续了十三届。
对文艺家来说,生活就是他最好的作品。薛媛媛告诉记者,为了收集《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素材,她曾三下云南,前后采访7个多月,一天只睡5个小时,跋涉4000公里,走坏3双跑鞋,跑了19个农场、34个分场、80多个生产队,采访了500余位湖南支边人。正是由于作者贴近生活,做足了功夫,这部作品才获得了文学界的褒奖。
湘剧《谭嗣同》历经十余年的磨砺,从2002年公演并获首届湖南文化艺术节金奖,到剧本推倒重新创作,三次改编,终成精品,个中艰辛,冷暖自知。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之所以能甘于清贫,沉下心来潜心创作,源于一种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对谭嗣同“敢为人先”的湖南精神的感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热爱。
三
我省文艺精品创作有成果,有亮点,但毋庸讳言,离我们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还有差距。省作协党组书记龚爱林在谈到湖南文学界的现状时直言不讳:我们既有名家,又有名作,但缺少名奖,茅盾文学奖已经七届与我们无缘了。
出现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重要的一点,在于作家面对这个消费文化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浮躁心态。
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夏义生认为,精品的产生,固然有艺术家的才情在内,但更重要的是与艺术家长期的生活积累、潜心创作、精心打磨密不可分。面对文化消费市场,艺术家能否沉得住气,是一种考验。我们青年一代的文艺工作者,需要的就是老一辈文艺家对文艺精品的一种虔诚与执着。
针对精品创作的扶持,相关部门不断创新机制。重点题材规划会,年度的,中长期的;导向上把关,艺术上“会诊”;重点作品审读会;与高校合作建立作家研究中心;分门类的文艺专题培训班,一连串的政策措施正在产生效果,龚爱林告诉记者,通过重点作品审读会的著名评论家“把脉”,王跃文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和阎真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活着至上》有望成为下一届“茅奖”的有力角逐者。
我们坚信,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湖南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湖南文艺家将紧贴潇湘大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