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新增10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已达82所

14.10.2016  19:42

本网讯(通讯员李璐璐)为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普惠、优质发展,进一步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我市在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工作。

2016年,在幼儿园自愿申报、区县(市)级初评的基础上,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2016年申报的51所一级、二级普惠性民办园逐一进行了验收认定,并对往年认定的一级、二级普惠性民办园按30%的比例进行了抽查复评,认定和复评通过的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园(2014-2016年)名单目前正在向社会进行公示。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市普惠性民办园总数达到723所,比2015年新增100所,市级认定的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园达82所(2014年认定16所,取消3所;2015年认定32所,其中有2所是原二级升为一级,另转公1所、取消1所;2016年认定47所,其中7所是原二级升为一级);区县级认定的三、四级普惠性民办园达到641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了全市园所总数的67.8%。

一是制定政策导方向。 2011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长沙市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两个文件;2013年12月又下发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补充意见》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提出要大力扩充公益、普惠资源,对推进普惠性民办园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是量化目标定任务。 今年市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2016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占全市总园所数的66%”的目标,市、区县(市)两级教育行政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广泛发动、积极作为、履职尽责、有序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工作,目前,已达67.8%,预计到2020年,我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达到全市幼儿园总数的80%。

三是严格评估保质量。 我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分级管理,一、二级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评定,三、四级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评定。整个认定流程规范,由民办幼儿园自愿申报,各区县在对其开展前期评估、等级认定后,市教育局组织评估专家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总原则,参照《长沙市普惠性民办园评估标准》,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民主测评等形式,对区县(市)初评把关的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评估验收,并抽查复评往年认定的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园和三、四级普惠性民办园。之后,召开专家评审会,采取前期验收与后期评审相分离的做法,以投票表决的形式最终认定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园。通过严格制定和执行认定标准,把关了园所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是控制价格促惠民。 我市着力于办优质普惠性民办园,让老百姓不仅在办学质量上受益,在收费上也要受益,在前期的发动、评估、评审等环节中,市教育局确保各园所质量的同时,严格把控了收费情况。目前一级普惠性民办园中,保教费控制在1200元/月以内,二级普惠性民办园中,城区园所的保教费控制在1000元/月,农村园所保教费在350—650元/月不等。且大量的优质品牌园如万婴、小哈佛、英蓝、三之三等园所纳入了一、二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行列,这些民办品牌幼儿园勇担社会责任,让利于民的力度较大,普惠性民办园的性价比将越来越高,将有效地提升老百姓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可度。

五是对口支援提品质。 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的积极性,以达到扩充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目标,我市第四批学前教育对口支援的对象调整为三、四级普惠性民办园,通过省、市示范幼儿园的对口帮扶,使三级、四级普惠性民办园在办园条件、园务管理、教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四个方面不断提升,尽快达到一级或二级普惠性民办园水平,从而扩大优质园的比例,促进学前教育公、民办之间协调均衡发展。

六是动态监管强保障。 普惠性民办园实行动态管理,其有效资格并非终身永久性,有效期为三年。并实行一年一评估,三年一认定的监督与管理办法。市教育局在2015年认定中,取消了雨花区丁丁晓杜鹃幼儿园、高新区金色童年幼稚园一级普惠性民办园资格,取消了雨花区万婴五一幼儿园二级普惠性民办园资格;在2016年认定中,取消了芙蓉区东方剑桥新世纪家园幼儿园二级园普惠性民办园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