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森林医生”:“毛虫博士”30年走遍90万亩山林

24.10.2014  11:30

涂新华在工作之余观察各种标本,熟悉它们的外观特征。康子弘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0月24日讯(记者 廖真怡)在绿海碧波的林间、百鸟啁啾的天籁下有一群以林海为战场、以护生态为己任的“森林医生”,长沙县林业局森保站副站长涂新华就是这群人中普通的一员,更是这群人中的优秀代表。一双旅游鞋,一身耐穿的迷彩服,30年间,长沙县90多万亩的大小山林间留下了他的串串脚印,采集到的大量详实可靠的测报数据每年为林农挽回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近日,涂新华被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授予“最美森林医生”荣誉称号,成为湖南省三位获此殊荣的森防工作者之一。

   背梯子走山路,凉水就着饼干吃

  “和他聊天两句半不到,话题肯定就跑到林业上了,你就会听见一堆不明白的专业性术语。”涂新华的同事开玩笑说。走进涂新华的办公室,最惹眼的要数靠在墙边的大书柜,各种林业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堆得满满当当,书桌上更是一摞摞翻开的资料。1984年刚从中南林学院毕业的涂新华开始从事森保工作,一干就是30年,不知不觉间,年轻小伙迈入了知命之年,而看书则一直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由于知识面广、经验丰富,本科毕业的他被同行亲切地称为“毛虫博士”。

  在参加湖南省“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的调查研究时,为了“追逐”松毛虫,他走遍了湖南省的大半个省域与广西三分之一的州县。监测点往往在人迹罕至处,山场环境复杂。汽车开不了,便骑单车;单车骑不了,就靠双腿走。“常常要背着木制梯子走上10多里山路才能达到调查地点,饿了就用凉水就着饼干在山风中‘就餐’。”回想起当年刚跟森保工作打交道时的艰苦岁月,涂新华满是感慨。

   林间一待半月,病房里商量治虫

  在年复一年的森林病虫害研究与防治中,长沙县90余万亩林地成了涂新华的“新家”。对工作严谨负责的他,对妻子与儿子却是满心愧疚。1991年,长沙县发生400余公顷的松毛虫害,他咬牙抛下家中刚满周岁、发着高烧的儿子赶赴一线,一干就是半个月。“每次想到妻子独自照顾孩子的情景,就很是心酸。”由于林防工作繁重,住在当地乡镇调查虫情成了家常便饭,儿子小学的家长会他一次都没去过。“工作的地方离家里也就10多公里,但因工作常耽搁回家,为这事没少受到家人的埋怨。”

  长年的奔波劳累,使得涂新华的体质严重下降,1996年、1997年他两度患病住院。“曾想着,趁着生病多陪陪家人,然而一听哪里又发生虫害了,心里就着急起来。”住院期间病房成了涂新华与同事探讨森保工作的新“战场”。出院后他更是放弃了6个月的休假,第二天便早早到站里报到上班。

  “我这人就是闲不住。”今年,“停不下来”的“毛虫博士”在全省率先研发出一套松毛虫发生量中长期测报模型,可提前一年预测出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大小及发生面积,准确率高达85%以上,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预测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