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小伙成长沙“鸡蛋哥” 每天卖2万枚土鸡蛋

11.12.2014  14:03

  湘潭伢子参加创业大赛曾血本无归 现在他是闻名长沙的“鸡蛋哥” 

  →黄石溪每天出售20000枚新鲜土鸡蛋,成为长沙闻名的“鸡蛋哥”。 刘炬 摄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12月11日讯(记者  刘炬) 昨日,当记者见到黄石溪时,只见他用围巾布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在给他喂养的鸡一瓢瓢地撒着食物,一副养殖户的模样。这个在长沙闻名的“鸡蛋哥”,跟记者用地道的湘潭话聊起了创业的酸甜苦辣,“我就是从湘潭锰矿走出来的伢子,要给我们湘潭人长脸。”

  研究生小伙长沙街头卖菜

  今年27岁的黄石溪,研究生学历。在成为“鸡蛋哥”前,黄石溪尝试过的职业不下10种。复印店小弟、洗衣工、清洁工、小时工等,真正“当老板”还是从卖菜开始。

  在2009年团省委举办的一个创业大赛上,黄石溪以一份详细的创业规划获得认可,得到5万元创业扶持基金,有了第一家出售净菜的小摊点。但由于长沙净菜市场不成熟,不足半年5万元扶持基金就打了水漂,大家东挪西凑的资金也都血本无归。黄石溪果断决定调整经营方向,先从基础蔬菜做起,待时机和市场成熟,再回归净菜行业。

  售卖净菜时,同学朋友都还觉得“高大上”。可变成卖菜农后,同学的眼光变了,话也不中听了,“大学生去卖小菜,丢爸妈的脸。”黄石溪的同伴们慢慢打起了退堂鼓。他们的蔬菜很大一部分是农大教职工种植的,黄石溪和同伴需要骑着三轮车进校园运菜,但是大多数同伴担心同学异样的眼光,在校门口就下了车,不敢再往里走。

  黄石溪为了做榜样只能硬着头皮上,“不管别人了,反正我们的蔬菜店不能垮!”

   “鸡蛋哥”想年底结婚成家

  别看黄石溪创业的卖力劲儿,几年前他还是个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的重病患者。

  2005年,他被查出患有肾病综合征,次年病情恶化入院抢救。刚开始的大学学业,不得不暂时中止。黄石溪笑着说,如果不是这场病,也许会和女友擦肩而过。他休学了一年,靠着顽强的毅力,和自己琢磨出的“治疗组合方案”,一年后他的病情迅速好转,2007年秋季开学时,他已完全能适应学习生活了。

  就这样,命运安排他“留级”到了2007级,女友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身体好转,但黄石溪的治疗不能停,巨额的医药费让他的家庭负债累累,学习之余他拼命打工赚钱还债。为此,每次上课总是踩着铃声到,交作业、做实验等也只能拜托学习委员帮忙转达。一次,学习委员过生日,礼尚往来他过去庆生,发现学习委员的闺蜜特别好看,“说不上来怎么好看,总觉得顺眼。”此后,这个女孩听说了黄石溪的遭遇,也总在生活学习上帮助他,来往得多了,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

  黄石溪在大四就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但女友落榜,毕业后去了一家行政单位做聘用制工作人员,工作不太如意。“我鼓励她,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复习一年她考上了,和我还是同一个导师。”就这样,暂别一年的两人,又能一起奋斗学习了。

  今年,黄石溪的欠款全部还清,公司也运作得有声有色,他准备年底向女友求婚,给她一个安定的家,“陪着我漂泊了这么久,是时候成家了。”

   建立自己的科技农业品牌

  黄石溪后来开设的学生生鲜蔬菜超市渐渐步入正轨,成功的喜悦虽然迟到了,但黄石溪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创业这条路没走错。随后,他们的蔬菜超市开起了连锁店,在农大周边,家庭主妇都认得黄石溪,“这个伢子不错,卖小菜都能做出连锁店的规模。”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一些管理问题逐渐凸显。每个店铺进购的蔬菜缺乏管理,自选的销售模式导致损耗过大,同时账目管理也是一团糟:“别说其他店,就是总店一天到底是赚是赔,我都有点搞不清。”忙于进货和销售,忽略了成本核算,黄石溪对蔬菜店的未来不看好。

  去年,盈利39万元后,黄石溪见好就收,结束了蔬菜生意。虽然赚了一大笔,但还掉外债后所剩无几。

  去年年中,黄石溪开始卖起了土鸡蛋,一年多时间有了新名号“鸡蛋哥”。他认为一通百通,虽然活鸡养殖从未涉足,但凭借销售生鲜蔬菜累积的经验,他认为禽蛋市场稳定,损耗和管理难度也比蔬菜行当小一点。

  在黄石溪的工作室外,笼子里只关着十多只鸡,他笑着告诉记者,这些是客户预定的,即将发货。他的养殖基地在常德澧县,30多户农户每天为他供应两万枚新鲜鸡蛋,他和团队成员在长沙负责销售。

  说起养鸡,黄石溪滔滔不绝。黄石溪通过科学的方法,配置了中药预混料分发给农户,同时传授科学的饲养方法,不仅保证了鸡的成活率和产蛋率,还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鸡肉的营养。

  现在,禽蛋的主要客户还是长沙的超市及分销商。黄石溪对未来有长远规划,他打算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从而提高肉类和蛋类的品质,“我想建立自己的科技农业品牌。”黄石溪的禽蛋价格不便宜,但他说要让消费者看到贵得有理由。

  12月起,他陆续在湘潭多地考察,他说要把事业版图扩展到家乡。




(稿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记者 刘炬)
(编辑:乐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