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台盾构机都是“因地定制”

30.03.2016  09:21

  


铁建重工车间里,掘进机研发设计部员工杨申平正在检查设备。 蒋云侠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3月30日讯(记者 蒋云侠)

  “售后对设备行业有多重要?”铁建重工给的答案是,每分每秒都是钱。他们一致的信念是,“售后服务早到一刻,机器就早一刻恢复生产,损失就减少一分。”

  在铁建重工服务部,墙壁上挂满了来自各个施工单位的锦旗,表扬信也是满满的一屉。每一面锦旗和每一封信件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地底下工作的他 笑说“湿身”史

  40℃的高温环境让人燥热不适,空气中仿佛也弥漫着烧焦的味道。铁建重工掘进机研发设计部员工杨申平对这种高温作业习以为常。不比户外作业,他们的施工地点就在隧道底下。往往进去不到10分钟,身上的衣服就会被汗水浸透,额头也挂满豆大的汗珠。

  “粘粘的,确实很不舒服。”每次下井最少三四个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这意味着,工人们要在隧道下忍受着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杨申平自嘲,自己有丰富的“湿身”史。

  杨申平负责的工作是机械组装,这是个繁琐事。一台掘进机组装起来就有七、八万个零部件,工作一开动就是几个月无休息日。

  2015年11月,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下线。接到客户订单后,以杨申平为首的机械项目组来到珠海的一个尚未开发的人工岛,负责装机、调试工作。

  “岛上一片荒芜,连道路都没有。几乎与外界处于失联的状态。”杨申平告诉记者,由于赶工期,售后团队春节都没有放假。可当进了隧道,一心想的就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机械组装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第一个部件下隧道后,发现无法进入始发洞。接到反馈信息时,已是凌晨两点。没有犹豫,杨申平他们立即赶赴现场排查原因。由于始发洞墙体无法变动,最终只得由设备作出变更。等到整个任务完成,已经到了早上七点。

  而此时,又到了白班交班的时候。用水洗把脸,杨申平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胆儿大的技术男 工作起来不要命

  2015年5月11日,铁建重工生产的国内首台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在吉林日掘进速度达73.9米,刷新了敞开式TBM在国内施工日进尺63.5米的记录,创造了新的最好成绩。消息传回长沙,掘进机售后技术人员杨旸忍不住握紧拳头在身前挥舞了好几下,“表现不错,没辜负我那惊险的高空作业。”

  时间拨回到2015年2月初,盾构机组装阶段。零下20度,飘着鹅毛大雪的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项目部隧道口。十几个人正围成一圈,眼睛都聚焦在中间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的斯文年轻人身上。只见他身上绑了根安全绳,站在一个焊接好的钢筋篮筐里,被起吊机吊着缓缓的往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篮筐在空中打起了旋。

  到了十多米高的地方,年轻人小心翼翼地爬上钢架,踩在结了冰的只有20厘米的钢梁上,一点一点挪动着,开始着手皮带机的装配。站在地面上的工人,不禁为他捏了把冷汗。

  这位胆儿大的年轻人就是杨旸。面对十多米的高空作业,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搞研发的他,事后回想起来,心里面直发怵。“但组装任务又迫在眉睫。”杨旸想得最多的是,“不能掉链子,不能拖TBM的后腿。”

  就这样,杨旸当了五天的“空中飞人”。每天早上被吊上去,到了饭点又吊下来。凭着这股子韧劲和拼劲,杨旸也在项目部出了名。

  启动ERP项目 为客户“量体裁衣”

  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对此,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认为,制造应该包括生产和服务。铁建重工正是抓住“服务”二字大做文章,提供私人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

  在兰州市修建城市地铁过程中,由于下穿黄河,河床以下地层基本以砂卵石结构为主,渗透系数较大。盾构掘进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土体失稳或涌砂涌水等问题,部分地段存在较硬的岩层,可能存在较大粒径飘石,从而造成盾构刀盘受损等现象。为此,铁建重工在设计与制作上“量体裁衣”,打造出一台泥水平衡盾构机,难题迎刃而解。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