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为了同一片蓝天下的每一个童年——湖南省推进儿童福利建设工作纪实

29.05.2015  13:26

  

  (《中国社会报》2015年5月29日3版)

   编者按 :近年来,湖南省民政系统致力于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改革,同时通过强化政府与社会紧密协作机制,在社会治理、村级自治、城乡社区建设和儿童福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不断提升民政对象保障水平、增加民生福祉的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本报记者 王铭 通讯员 刘亚莉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童年都一样珍贵。近年来,湖南省加快推进儿童福利建设,通过政府与社会的紧密协作,为亟须帮助的儿童群体送去了关爱与服务,逐步织密编实了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网络。

  据统计,截至2014 年底,湖南省有88 所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和家庭寄养孤残儿童7600 余名。通过进一步强化儿童福利机构功能建设,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护理员队伍,有效提升了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针对儿童福利机构中残疾儿童占比高的情况,湖南省按照民政部“ 明天计划”的实施方案,坚持“ 应治尽治”原则,形成了以手术矫治、脑瘫康复、远程会诊、大病救治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医疗救助体系。近十年来,全省“ 明天计划”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3000 余万元,资助手术矫治和个案救治2100 余人,有近50%的术后儿童被国内外家庭收养,重新获得家庭的温暖。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陈毅华表示,今年全省还将开展“明天计划”拓展工作试点,覆盖对象由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养育的病残儿童拓展至社会散居孤儿。

  对于孤残儿童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从2004 年起,全省各儿童福利机构积极开展家庭寄养工作,健康儿童和轻残儿童家庭寄养率达到了80%。截至2014 年底,全省开展家庭寄养工作的儿童福利机构达到了44家,共寄养儿童1608 名。

  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坚持“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的理念,积极探索福利院“ 类家庭养育”模式,由福利机构提供住房,向社区招募爱心夫妇住在院内,与4-6 个孩子共同组织家庭生活。通过补偿弃儿早期情感的缺失、丰富学前儿童教育模式,挖掘青少年兴趣潜能,为儿童营造了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

  衡阳市采取“ 社区类家庭养育”模式,在社区内租借住房,安排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大龄儿童按性别分住,让他们在社区生活和学习,培养社会适应力。

  2010 年,国家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为湖南推动儿童福利从“ 补缺”向“适度普惠”深层次发展带来了契机。2011 年4 月,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就孤儿的抚养安置、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及住房保障等提出具体制度措施,并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孤儿保障工作机制。

  目前,全省已全面建立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和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实现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 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 元的最低养育标准,个别市州在此基础上还加大财政供给力度,使全省4.3 万多名孤儿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孤儿基本生活制度的落地成为湖南拉开儿童福利转型的分水岭。2014年1 月开始,湖南省在长沙市雨花区、望城区,株洲市攸县、湘潭市湘潭县、常德市临澧县、郴州市汝城县、怀化市通道县7 个县(区)开展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2014 年4 月,民政部批准雨花区、望城区、临澧县、通道县为全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地区。

  这一年,湖南省委将“ 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纳入了《中共湖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省政府将“ 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省民政厅将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纳入2014 年民政工作10 项改革创新任务之一。

  一年来,7 个试点地区将实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工作列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全部以政府名义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办法等政策文件,就困境儿童的保障对象、保障范围,基本生活费的申报、审核、发放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就困境儿童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等出台了具体制度措施。如雨花区、望城区、湘潭县采取政府兜底的形式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攸县、汝城县按照每年困境儿童的保障人数和保障标准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4 年,共为近2000 名困境儿童发放了每人每月150-480 元不等的生活保障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雨花区不仅在制定保障政策、发放生活补贴上推进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还积极搭建政策支撑平台,将“ 民政、卫生、教育、残联、人社”等各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困境儿童的优惠政策进行统筹和整合,建立了5家困境儿童帮扶基地,由机关干部、社会爱心人士与困境儿童家庭结对。同时,在困境儿童的“ 生活救助、医疗援助、心灵慰藉、教育引导、就业帮扶”等方面,积极引进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关爱和帮扶活动。

  “ 由孤儿向各类困境儿童拓展”正在力推湖南儿童福利制度从“ 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型。近年来,湖南还开展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探索建立了分级评估、分类帮扶、动态更新的困境未成年人数据库及工作措施;还在各试点社区(村)配备未成年人保护专干,督促监护人做好监护工作,及时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