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召开殡葬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

26.03.2016  20:24

  

  3月26日,省民政厅召开殡葬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陈慈英副厅长发布全省殡葬改革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殡葬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答记者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来自中国社会报、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红网、新湖南、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陈慈英副厅长简单介绍全省殡葬改革工作成效,我省全面推进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全省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省火化区扩大到122个县市区。建成殡仪馆81家,经营性公墓90家,公益性公墓390座,城乡骨灰堂(楼、塔、墙)35座,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各市州、县市区共设立殡葬管理处(所)83个,有殡葬执法队伍58支、从业人员1.18万名,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各地都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对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行了减免,2015年全省为困难群体减免殡葬支出达720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体治丧负担,惠民殡葬政策成效显现。全省先后多次组织开展殡葬管理专项整治、“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公墓清理整顿等集中整治活动,殡葬市场和行业日趋规范,殡葬秩序持续好转。通过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惠民引导、典型示范等工作,实行火化、集中治丧、绿色环保祭扫、公墓集中安葬和骨灰寄存、树葬、骨灰抛洒等现代丧葬观念和葬式葬法逐渐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全省年均火化率和节地生态安葬率逐年提升,现代殡葬观念逐步树立。

  陈慈英副厅长表示,省民政厅将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全省殡葬事业改革,到2020年,全省将实现县级殡仪馆全覆盖,全省平均火化率达到38.5%,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5%,县级行政区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网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丧葬需求。在全省启动“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围绕完善制度、健全设施、精准服务、廉洁从业等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基本殡葬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我省需要建设殡仪馆44个,县级行政区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90个,乡镇农村集中治丧场所或公益性公墓建设712个,对部分殡仪馆进行改扩建及火化炉环保改造。今年计划完成15个殡仪馆、15个县级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123个集中治丧点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二是积极推行火葬规范土葬。目前火葬区已扩大到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各县市区要按照新的要求划分和调整火化区范围,精确到村或社区,逐级上报至省人民政府批准,暂时不实行火葬的地方,要严格限制墓葬用地,尽量选择荒山瘠地集中安葬,教育引导群众不立碑、不留坟头、不用水泥石材建坟。三是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落实省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严格执行基本殡葬服务政府定价标准,继续在全省推行基本殡葬服务999元包干政策,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加快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在实行城乡低保、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和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基础上,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鼓励有条件地区适度扩大到低收入群众、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增加殡葬政策受惠人群。逐步提高惠民标准,加快建立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动态调整机制,避免困难群众因物价上涨而增加丧葬负担。四是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全面实行奖补激励政策,在进一步完善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为主要内容的惠民殡葬政策基础上,指导和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把树葬、海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地方式,以及土葬区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葬法,纳入奖补范围。五是强化殡葬行业监督管理。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充分发挥殡葬联席会议制度平台作用,开展殡葬秩序整治,严厉打击骨灰装棺再葬、修建豪华大墓、乱埋乱葬等行为,开展“三沿六区”(沿公路、铁路、河道两侧和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区、水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无坟化治理。加强公墓管理,对经营性公墓严格落实年检制度,从严控制规划建设,不断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严禁炒买炒卖,严禁销售超面积、豪华墓位;对公益性公墓,坚持政府主导建设和管理,严禁从事对外销售、租赁、招商、股份制合作等商业活动,充分发挥公益节地功能。加强选择性殡葬服务监管。规范行业准入标准,引入适度市场竞争,公开合理定价收费,降低采购服务成本,保障消费者正当合法权益。加强殡葬中介管理,规范代理服务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净化殡葬中介代理市场环境。

 

  会上,陈慈英副厅长还通报了全省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工作安排。一是开展政策宣传。抓住清明节重要时间节点,并以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殡葬政策法规,惠民政策措施,殡葬改革意义和成效,包括组织征文、举行演讲比赛、开放日活动、组织先进殡葬工作者专访等活动,引导公众了解殡葬工作、支持殡葬改革、自觉参与殡葬改革,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二是倡导移风易俗。通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免费或奖励活动,组织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等现代追思活动,组织祭先烈、敬先贤等各种缅怀仪式,大力推广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开展树葬、深埋、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推动实施生态奖补等激励措施,培育绿色文明殡葬理念,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做好安全保障。各地要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做好祭扫服务接待、人员车辆疏导、应急保障等工作,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做好祭扫场所及周边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确保安全文明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