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上演湖南高校版"变形金刚"

08.12.2014  11:37

  在橘子洲头,游客可以看到26件由废旧钢铁做成的雕塑。 邓建平 摄

  本报讯 (记者 徐媛) 2吨重废铁变身5米高的“霸天虎”、10个报废汽车的变速箱齿轮摇身一变成钢铁骏马……走进长沙市橘子洲风景区,在两型社会展览馆两型钢铁艺术园中,游客可以看到26件由废旧钢铁做成的雕塑。这些大到5米高的“变形金刚”,小到只有50厘米的“小狗”均由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动画系副教授杨刚老师带领学生收集废旧材料做成。

  这些雕塑作品12月1日起一经展出,引来一片惊叹。记者昨日联系了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者杨刚老师。他介绍,2012年以来,他先后带领学校动画系和机械系的6名学生一起走街串巷,寻访了长沙30多个废品回收站,收集了近10万件废弃金属零部件,最终共设计制作了50余件大大小小的废旧金属创意雕塑,其中包括骏马飞奔、史前恐龙、变形金刚,还有音乐主题作品弹贝斯歌手、吹芦笙、打手鼓等。

  在橘子洲头展出的作品中,骏马飞奔和飞鹰是杨刚团队的代表作。马鬃是用400多斤矿山机械的链条做成的。展开双翼的雄鹰的每一片羽毛,都是由废弃铁片余料打磨而成,而它大腿部位的关节则是两个汽车变速箱齿轮。透过老鹰身上的镂空处,可以看见它腹中密密麻麻装置着各种管线、齿轮、液压轴,甚至还有一个盖子能自由开闭的摩托车油箱。

  “这两年来,我们创作的最大的雕塑是高8米的变形金刚‘大黄蜂’,它是由一台报废的桑塔纳2000整车拆解,重新组装完成的,现在在常德清水湖。这个作品难度最大,我们搭建了一个3层楼高的架子,工人高空作业平衡难度极大。”杨刚说。

  “现代钢铁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的门类,现代艺术家将废弃的轴承、齿轮、发动机、螺丝螺母、机器链条等零配件,经过重新搭配和组合,再融入现代艺术概念。这些作品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杨刚说,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纯粹的垃圾,只有尚未被利用的资源。我们的周围其实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弯下腰去努力寻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