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今年开工35个棚改项目 12967户家庭将“出棚进楼”

06.07.2015  15:38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记者 颜家文 实习生 谢锦桃
  
  近日,开福区朝正垸城中村改造被征收户甘振强高兴地领着记者跑到月湖公园旁福鑫苑农民安置小区去参观,尽管还只是一片在建工地,但这里是他未来的新家。“隔条马路就是千亩月湖公园,到时候抽签分房,我家在这里可分到新房子。
  
  “棚改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政策。”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指出,长沙棚改要确保改造、建设、分配、管理等各个环节阳光透明,真正建成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长沙的城市建设者们,改走了怨气,改来了人气;改走了棚户区和城中村,改来了新社区;改走了“脏差乱”,改来了“净优齐”。
  
   “惠民改造”让百姓获得实利
  
  鸭子铺(朝正垸)片区是长沙城区目前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中村”,不但环境脏乱差,消防安全隐患也极大。
  
  “一户紧挨一户,出个门都困难,更别说消防车进来了。”甘振强说,由于地势低矮,这里曾遭遇特大洪水,地下水系受到污染,常住鸭子铺的大多数居民连口干净的水都难以喝上。至于环境,甘振强描绘“那是苍蝇蚊子老鼠什么都有”。
  
  2013年,长沙正式启动朝正垸城中村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去年8月,项目二期征收公告发到甘振强家片区,他第一个签约;当年12月,朝正垸二期合法房屋签约率就达97%。甘振强说:“补偿标准公平是我们迅速签约的根本原因。
  
  甘振强告诉记者,他家原有2栋房,一栋1976年建的,一栋1985年收购的尾楼。合法总面积478.4平方米,全家加起来8个农村户口、1个非农户口加一个独生子女证,按照政策算下来,他家只要拿出部分征收补偿款,就可按安置价在环境优美的月湖公园旁获得新房,剩余的钱还可将新房装修好。
  
  在黄兴北路棚改征收指挥部,被征收户单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原有一套用来出租的三层约100平方米的私房,底层是商铺,30多平方米,以前出租满打满算也就每月收个5000来元。被征收后,她用补偿款购置了一个60平方米的新商铺用于出租,月租就有5000来元,剩下的全部存下来,光利息就可用来照顾父母和女儿的生活。而原本居住在附近的她还可享受黄兴北路棚改后方便的地铁出行和全新的环境。
  
  甘振强家和单女士家的生活变迁,是全市棚户区改造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棚改把握惠民补偿方向,坚持征收补偿“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结合省会中心城区棚户具有“不可再生性、实际经营性、可养家糊口”等特点,由评估机构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合理化评估,对被征收群众进行惠民化补偿,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近两年,长沙就有2万多户家庭走出老旧破落的棚户区,实现了安居梦。
  
   阳光改造”创造征拆“长沙速度
  
  “对于涉及被征收人的敏感问题,如测量、排序、选楼号、兑现补偿等,征收指挥部的干部都征求了群众意见,操作很阳光、很透明。”清水塘炮后街被征收户朱康乐告诉记者。征收房屋价格几何,评估公司选择很重要。“我们这里征收,被征收户成功协商选定了评估公司,没有暗箱操作。”黄兴北路棚改被征收户王淑萍说。
  
  去年6月,黄兴北路棚户区改造征收项目二期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签约1347户,创造了长沙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的新速度,至今未发生一例诉讼案件。
  
  给群众一个明白,才能还项目一个“清白”;只有让老百姓看得懂,才能让项目推得动。在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长沙市黄兴北路棚改指挥部、清水塘炮后街棚改指挥部创新实施“三公开”模式,即征收范围内房屋的调查结果、被征收房屋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被征收房屋分户补偿结果三项内容全部公开,最大限度保护了被征收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惠民补偿的基础上,实行阳光操作,提高棚改征收政策的透明度,也是赢得广大被征收群众理解、信任和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黄兴北路建设及棚改征收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阳光棚改”推动了长沙棚改征收大提速。据介绍,今年长沙内五区铺排35个棚改项目,计划改造12967户、面积174.41万平方米。截至5月27日,已有17个项目启动征收签约和开工建设,其余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品质改造”促城市品质提升
  
  每一次棚改征收,都有一批居民迈向新生活,同时也伴随着一次全新的城市立体化改造,是空间布局再优化、公共配套再完善、建筑品位再提升的一个过程。
  
  在总面积1828亩的火车北站棚改片区,昔日的老厂矿、老站场,如今正变成长沙金融生态区。“主要包括金融总部区、商务区、精品住宅区和生态走廊几大片区,建成后将成为长沙乃至湖南金融商业中心。”该片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片区已有3宗出让地开工建设,绿地中心、富兴国际金融中心已启动二次招商,长沙金融生态区影响不断扩大,名片效应日益明显。
  
  清水塘炮后街原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筒子楼、棚屋集中,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落后,居民用水、用电、出行十分不便。随着棚改项目的启动,这里将大部分用地规划作为教育发展用地,另一部分建设成三栋定向房源用于被征收户回购,并建设一个大型停车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完善基础配套,缓解交通出行和停车难的问题,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也获得了更大空间。
  
  近年来,长沙棚改工作认真贯彻“四增两减”的标准和要求,在推进中注重提标提档,高品质推进。还有都正街、天心阁周边(高正街)项目,按照“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恢复建筑风貌、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原则,不但完善了道路排水、管线管网等基础设施,对街巷及两厢房屋进行有机提质改造,还保留老街区的历史记忆;碧湘街、黄土塘等项目,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着力完善教育、道路、停车场等公共配套,极大提升了老城区品质。
  
  很多曾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经过改造,环境都变美了。人们在沿江风光带休闲,在社区公园骑行、散步、跳舞,蓝天白云,山水洲城,各种美景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