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缪桔秋:与农共“舞”闯市场 真情筑“梦”谋发展——记湖南省平江县瓮江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缪桔秋

19.10.2015  22:10

 

缪桔秋在新建成的乡镇城市综合体向笔者介绍运营情况。

瓮江供销合作社的便民商场。

仍在建设中的农资配送中心和农产品交易市场。

        凡人名言 

        1.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取决于自身,最终取决于农民的评价,而不是别人赋予的。

        2.“只要群众满足,我的干劲倍增。”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人物档案 

        缪桔秋,1999年担任平江县瓮江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至今。在33年工作中,他始终以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用心奔跑在为农服务第一线。他以过人的胆略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他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抓住了发展契机,创造性地建设了具有时代特色、体现供销合作社新时期为农服务的新平台——乡镇“城市综合体”;他用激情和豪迈,重新树起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大旗,赢得了当地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

        缪桔秋是一个典型的供销合作社的“红二代”。20岁那年,他从父亲手里拿过“接力棒”,先后当上了瓮江供销合作社的营业员、店经理、生资股长、副主任、主任,并被推选成为县人大代表。在33年工作中,他始终以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用心奔跑在为农服务第一线,足迹遍布瓮江的山山水水,为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去了福音。他以过人的胆略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他用激情和豪迈,重新树起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大旗,赢得了当地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

        重生梦:起跑于化解困局

        把脉平江县基层社,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滑坡轨道,从风光无限直到跌入谷底。1999年,瓮江供销合作社还欠发131位在册职工工资60万元,欠缴职工养老保险100多万元,17个店年收入不足10万元。正是在此危难之际,缪桔秋被推上主任位置。回想当初,缪桔秋说:“那时瓮江供销合作社就像医院,我上午看‘门诊’,下午看‘急诊’,晚上要‘会诊’。”“门诊”是接待源源不断的上访者;“急诊”是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而“会诊”,则是会商改革、稳定、发展的方案。

        面对供销合作社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惨淡局面,缪桔秋认为问题出在“场”上。市场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市催生场,场承载市。为此,尝试以市场建设为切入点、盘活资产建市场的脱困方案破雾而出。在深入调研剖析之后,缪桔秋带领团队与开发商联合,采取联合开发、社会融资、职工入股、部分住房出售的方式,于2002年筹资80万元将浯口收购门市部改造成集超市和商业住房于一体的浯口供销市场。建成的住房面向市场,职工可优先购买;超市作为不动产,只租赁,不卖。改造后的超市,收入由原来的8000元增加到8万多元,固定资产一举由原来的18.8万元增加到120万元,实现了收入和资产的翻番。瓮江供销合作社以存量换增量的尝试不仅淘到了“第一桶金”,更是迎来了“破茧重生”的转折。

        新生梦:领跑于特色流通

        2005年,缪桔秋对周边县市和乡镇进行了系列调研。拿着自己的调研“成果”,  缪桔秋实施了“三大”改革方案。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是瓮江供销合作社的主业。自2005年开始,他根据市场变化,推出“农资配送制”。10年间建立农资配送中心1个、配送站4个,将农资供应网点延伸到74个村组,并与58个村“两委”签订供货合同,使农资直达田间地头。

        为了有效延伸生产经营领域,缪桔秋提出,“要发挥经营网点和农资配送服务优势,着力恢复农副产品收购网络”。瓮江镇是辣椒的传统产地,在湘北地区比较出名。但多年来产销对接不畅,这严重影响了辣椒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一方面,他们与产地农户和县内各大超市分别按市场价格签订协议,在送肥下乡的同时收购辣椒等农副产品直接送往超市和市场;另一方面,实行换购制,农民可以按比例用辣椒等农副产品换购农资。目前,仅辣椒一项,瓮江供销合作社年收购量就达30万公斤,促进了辣椒生产规模化。

        2009年,缪桔秋又提出要立足当地特色农业和特色品牌,加强与农户的联合发展。他倡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数年来,采取扶持社会力量创办、吸引农村能人合办等形式,组建起了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与1100户养殖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腾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成功与当地100多户茶农组成了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仅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每年可助农增收200多万元。

        发展梦:前行于永不言弃

        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如何让农村人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生活,这成了缪桔秋的新目标。

        2009年3月,省道S207线拓宽并将贯通瓮江至长沙全程。瓮江镇与省道S207线交汇处一块20亩的闲置土地,“含金量”倍增。缪桔秋和他的同事们抢占先机,结合瓮江集镇规划,打造了包括农村客运站、农贸市场、生活资料超市、综合商贸大楼等项目。一年后,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农村客运站建成,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完工。集镇项目的竣工使用,结束了瓮江集镇流动车站和马路菜市场的历史,建成了便民交通出行、生活购物、生产资料配送、文化娱乐的乡镇“城市综合体”,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只要群众满足,我的干劲倍增。”曾经一部名叫《红色背篓》电影主人公——“背篓商店”的负责人王砚香的话语一直印刻在缪桔秋心头,“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取决于自身,最终取决于农民的评价,而不是别人赋予的。”这是缪桔秋对“背篓精神”的理解。和许多供销人一样,他心里有着一个坚定的“发展梦”,缪桔秋一直在思考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在2015年全县供销合作事业“十三五”规划工作会议上,他描绘出了瓮江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求发展的蓝图,将努力在破解“谁来种地”、农产品“买难卖难”、市场信息滞后、生产技术落后等难题上下功夫。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瓮江供销合作社实现了跨越发展。2014年经营门店比上年扩大2倍、经营面积扩大1倍,固定资产实现增值4000多万元,年均收入翻了3番。瓮江供销合作社连续两年被瓮江镇党委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标兵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基层社”。

        缪桔秋知道,要全面实现供销合作社的辉煌,要真正成为为农服务的实体,他和他的伙伴们还要进一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把发展路子走得更宽,让群众日子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