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三市进入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 

12.10.2015  11:36

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长株潭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工作方案》,将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共计5个月)确定为长株潭三市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这也是我省为保障公众健康、贯彻落实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法律规定的新举措。

近两年来,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气十条”要求,先后制定《关于推进长株潭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意见》和《湖南省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狠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强化工业污染整治,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深化扬尘污染整治,推进燃煤锅炉和餐饮油烟整治,尤其是积极开展长株潭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广泛实施环境监测预警和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公开,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2015年1-8月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7.3%,无严重污染天气。尽管如此,我省大气污染防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长株潭三市冬春季节雾霾现象较为严重。

长株潭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工作方案》坚持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属地负责、区域联动、预防为主、强化应急等基本原则,突出特护期内实施燃煤设施、重点工业企业、机动车、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等强化管控措施,倡导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行动,采取低碳环保的方式,改变生活陋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长株潭三市大气环境质量。该《方案》明确了长株潭三市政府的主体责任,并对省经信委、省公安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质监局等七个政府职能部门特护期内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省经信委应督促重点燃煤企业严控燃煤品质,使用含硫率低于0.7%、灰份低于15%的优质煤炭,达不到煤质管控要求的燃煤锅炉一律停用。省公安厅应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逾期未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的和连续3个检验周期未进行年检的车辆予以强制注销或报废;加强执法巡查和处罚力度,严控“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黄标车闯禁行区域行驶。省人民政府还希望通过该《方案》实施,带动其他市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