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清水塘完成企业搬迁改造 将建生态公园/图

06.02.2015  12:53

  2013年,石峰区清水塘。完成企业搬迁改造升级后的清水塘工业区,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实 现绿色转型。

  曾经,以清水塘为代表的株洲工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湘江留下了污染严重的顽疾。还清水塘一池“清水”,成为株洲乃至全国共同关注的环保大事。株洲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提出了详细的方案。按照《方案》,清水塘老工业基地将进行企业搬迁改造、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等工程,改善和恢复清水塘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而绿色“转身”。

   改造

   企业绿色搬迁,基地建生态公园

  清水塘老工业基地面积只有15.15平方公里,既是株洲传统工业的聚集地,也是全国重要的冶炼化工基地。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又将清水塘列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清水塘老工业基地需搬迁、改造、关闭的工业企业共193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产业转型、绿色搬迁”的思路,株洲将以“关停——搬迁——改造——升级”的方式,对这些企业进行退出、搬迁、升级。

  按照《方案》,在完成企业搬迁改造后,株洲还将对清水塘老工业基地进行历史遗留污染物综合治理,并对清水塘片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清水塘老工业基地将建设清水湖生态公园,用以改善和恢复清水塘湿地的生态功能。”市发改委相关人士称。同时,片区内还将建设生态雨水收集系统、生态水系和生态护岸,将景观、水文和建筑有机结合。

   发展

   引导发展现代物流、环保等产业

  在对清水塘老工业基地进行企业搬迁、环境改造的同时,未来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也已被写入《方案》。按照《方案》,清水塘老工业基地将主要发展现代物流、环保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并探索发展兼有工业和商业特征的新兴业态,辅助发展街区综合配套服务。

  清水塘片区将着重建设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环保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都市工业产业园、现代物流园,以及清水滨湖商业街区、清石广场商业副中心和响石广场商业副中心等。

  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现有的工业遗迹将得到保护和利用。企业搬迁后的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未来将建设成文化创意公园、遗迹景观公园等,以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及会展等新兴产业。

   行政新貌

   网上公开办理政务,行政审批事项再精简50%

  有了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的契机,株洲在行政管理机构调整等重点问题上,可以建立一套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区)模式。

  管理方式以人力为主、管理理念停留在管制层面、管理模式陈旧……这些问题,是存在于传统行政管理中的弊端。现在,行政管理要从调方式、转理念、变模式三方面突破创新,“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在区域管理模式的创新上,株洲将推行“园政合一”,园区机构与原有行政机构合并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能简化横向职能分工。

  人力方面,通过大部制改革,争取释放20%左右的相关人力资源。推进乡镇整合、行政村整合,释放20%-30%相关人力资源。在降低时间成本上,梳理政府机构职能,实行放权,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在现阶段逐步公开“职权清单”、“权力清单”的基础上,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再精简50%,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经规范和流程再造后继续公布权力清单,行政审批办结时限要在法定期限内缩短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