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撤县改区排出“时间表” 攸县或设“攸州市”

07.01.2015  02:20

  株洲县或撤县设渌口区,攸县将撤县设“攸州市”;这两大行政区划调整,株洲已排出“时间表”近两年攸县还将适时设置一批人口达10万的镇级市,包括酒埠江镇、皇图岭镇、网岭镇

  株洲县撤县设区、攸县撤县设市的呼声已有多年。近日,记者从株洲市发改委了解到,针对株洲县撤县设区、攸县撤县设立“攸州市”的两个重点行政区划调整,目前株洲已制订了相关的操作计划,或将在2020年前完成株洲县撤县设区、攸县撤县建市的相关工作。这将给未来株洲进行行政层级和区划设置改革提供模式借鉴。

  根据“时间表”,2018-2020年,“攸州市”全面建成,成为株洲市副中心城市。

  攸县撤县设“攸州市”

  1994年开始,攸县就提出了“改县设市”的目标,改县设市”一直是该县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总体目标。在去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县改市”出现开闸迹象,一直没有放弃“设市梦”的攸县,申请改名为“攸州市”。

  下辖1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304个行政村的攸县,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282.2亿元,县城常住人口超过26万,二、三产业比重为85.3%,县域交通、电力、卫生、民生保障、配套设施等方面均比较完善,已经达到了国家县级市的标准。

  “按照计划,攸县将撤销,攸县整体改设县级市,拟定名‘攸州市’,行政区划面积和人口不变。”株洲某单位相关人士介绍,攸县还将选择合适时机,设置一批人口达10万的镇级市,包括酒埠江镇、皇图岭镇、网岭镇等。

  同时,在乡、镇、村的区划调整上,到2020年,攸县将把乡、镇、村的数量分别减少约20%,2015年分批拟将槚山乡和丫江桥镇合并;大同桥镇和上云桥镇合并;坪阳庙乡和湖南坳乡合并;鸭塘铺乡和桃水镇、石羊塘镇合并,把攸县19个乡镇合并成为14个镇。

  攸县撤县设市拟实施步骤:

  2014-2015年:2014年启动撤县设市申报工作,2015年完成申请工作并获得批准。2015年全面启动全县行政成本评估工作,制定《攸县行政管理创新与行政成本降低实施方案》。

  2016-2017年:全面启动并完成攸县撤县设攸州市(县级市),选择合适时机设置一批人口达10万的镇级市,如酒埠江镇、皇图岭镇、网岭镇等。乡、镇、村数量分别减少约10%,推行园政合一管理工作。

  2018-2020年:攸州市”全面建成,成为株洲市副中心城市,株洲南部中心城市,工业、商贸、旅游并重的区域增长极,湘东南商贸物流基地,煤电能源基地,长株潭观光旅游度假区,湘赣边界中心城市。2020年城区面积达1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为 58%,城镇人口 49万。

  株洲第五区:渌口区

  从2010年开始,出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考虑,株洲县提出与株洲市区“无缝融城”的方案,与市区规划同编、交通同网、基础同标、设施同建、环境同治。2011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定位、城市管理方式、产业项目定位上与市区主动对接,实现与市区的全面“无缝融城”。

  据介绍,株洲县现下辖有4个镇,10个乡,总人口达34万,2013年全县GDP超过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万元,已经基本符合国家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的标准。

  “株洲县将撤县设立渌口区,成为株洲的第五区。”上述相关人士介绍,在撤县设区的同时,现渌口镇的思梅桥、团山岭等4个村,仙井乡的斑竹园等4个村将划入芦淞区。同时,现属于株洲县的王十万乡、古岳峰镇将划入天元区。

  “在调整后,渌口区的面积将由1063.69平方千米变为1053.69平方千米。”同时还将会对目前株洲县的14个乡镇、251个村进行合并,拟合并为5个镇和120个村。

  株洲县撤县设区拟实施步骤:

  2014-2015年:2014年制定全盘规划,进行论证研究和制定方案;2015年撤县设区方案得到上级批准,并启动全县行政成本评估工作,量化行政成本,制定《株洲县行政管理创新与行政成本降低实施方案》,突出行政审批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园镇合一管理模式、撤乡建镇或设置街道和乡、镇、村合并5个方面。

  2016-2017年:全面启动和推进株洲县撤县改区。渌口镇的思梅桥、团山岭等4个村,仙井乡的斑竹园等4个村将划入芦淞区。同时,现属于株洲县的王十万乡、古岳峰镇等划入天元区。株洲县渌口镇县政府所在地改设街道。

  2018-2020年:全部完成株洲县撤县改区工作,将现有14个乡镇合并成5个左右的镇,将现有251个行政村合并成 120个左右。

  株洲拟出台专项措施护航国家创新示范区

  1月4日,株洲市科技局收到国务院【2014】164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支持长株潭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在科技局就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拟定一份工作方案的建议稿,”株洲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份建议稿中,提及设立专项资金、谋划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建设、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开发等问题,这份建议稿暂时还没得到政府的正式通过,在通过后,我们就将依此来实施。”

  在株洲市科技局预备提交的建议稿中,重点工作安排共有6项,即设立管理机构、开展专题调研、研究试点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修订实施方案和谋划示范项目。在专项资金项目中,建议稿明确指出,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化创业环境、培育示范区战略新兴产业、汇聚人才、加强示范区品牌建设四大块。

  “现在谋划的示范项目一共有十一项,其中包括‘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开发’、航空动力关键技术研发’等。”目前,这十一项谋划的示范项目有的已经启动建设,这些项目中,大部分尚处于谋划状态,等到这份建议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就会继续推进。”上述工作人员介绍。

  □链接

  湖南十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株洲占三席

  1月5日,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信委对外公布2014年度湖南省产业技术创新十大标志性成果。其中三项成果由株洲企业创造: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8英寸IGBT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承担的双流制窄轨重载四轴电力机车;

  由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国产拉米夫定原料和片剂的研制及产业化。




(稿源:长株潭报)
(作者:记者 于寒 谢鹏 李柯夫 通讯员 李白军)
(编辑: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