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好媳妇照顾瘫痪婆婆10年 从干呕到习惯

11.12.2015  16:43

原标题:照顾瘫痪婆婆10年,好媳妇比亲闺女还贴心

  孝贤档案21

  姓 名:凌跃辉

  年 龄:46岁

  家庭地址:荷塘区仙庾镇仙庾村

  孝语录:既然嫁过来做媳妇,婆婆就是我的妈

  ▲凌跃辉照顾偏瘫的婆婆10年,把婆婆当自己的母亲对待 记者 汪成 摄

  株洲网讯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但今年77岁的周宇梅却说,媳妇比亲闺女还贴心。

  10年前,周宇梅突发脑梗塞导致偏瘫,生活从此离不开病床和轮椅,这让她心情烦闷,是儿媳凌跃辉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让老人感受到温暖。

  昨天上午见到凌跃辉时,她刚给婆婆喂完白粥,紧接着又要打扫院子,忙前忙后,好一会儿才有空休息。

  屋内,婆婆周宇梅半躺在椅子上休息,最近天气冷,凌跃辉贴心地给她盖了床小棉被,又在椅子旁放了杯热茶。老人家精神不错,见到有客人,高兴地笑起来。

  凌跃辉今年46岁,1989年和丈夫周海根结婚后,就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婆以前漂亮又能干,现在不能动了,我们也要照顾好她。”凌跃辉说,2005年,婆婆突发脑梗塞,导致中风偏瘫,右半边身体没了知觉,常年躺在床上,衣食住行都要人伺候。

  凌跃辉的丈夫在长沙工地做活,忙的时候,个把月才能回一趟家。两年前公公去世后,儿子到市区上班,一周只能回家一次,所以家里一般只有她和婆婆朝夕相处。

  “她婆婆真是一步也离不开人照顾,就她能坚持这么多年。”村子里当了10多年妇女主任的张永新告诉记者,只要天气晴朗,就能看到凌跃辉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婆婆出门散步,给婆婆按摩腿脚,很是贴心。

  婆婆生病后,她悉心照顾10年

  帮婆婆倒尿桶,从干呕到习惯

  凌跃辉的作息时间基本都是依着婆婆来的。每天早上,婆婆刚醒,早已准备好的凌跃辉便先为她按摩身体,之后帮老人梳洗,忙完后她才有空吃早饭。

  因为丈夫在外,凌跃辉的睡房常常是空着的。婆婆夜间常常要小解,需要人帮忙,所以她通常都和婆婆睡一起,这样夜里婆婆只要喊一声,她便能醒来。

  凌跃辉说得很实在,她告诉记者,婆婆不能走远,所以房间里放了个尿桶。最初帮婆婆倒大小便、洗尿桶时,她总觉得头皮发麻,忍不住干呕,但现在习惯了。在凌跃辉看来,既然嫁过来做媳妇,婆婆就是自己的妈妈,照顾老人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婆婆有时容易闹情绪,比如不想吃饭,所以家里常备些蛋糕等甜食。”凌跃辉笑着告诉记者,婆婆因为腿脚不便,又有高血压等毛病,不舒服的时候会闹小孩子脾气,所以她总是想法子多和婆婆说话,逗老人开心,比如看电视时,她便和婆婆讲讲剧情。

  菜叶留给婆婆,自己吃菜帮

  周宇梅爱吃香菇,但硬硬的香菇梗子,再怎么泡软,老人家都咬不动。所以凌跃辉每次都把香菇顶和梗子切开,把厚实的香菇顶剁碎,蒸肉或炖汤喂给婆婆喝。

  家里毕竟不富裕,香菇梗子凌跃辉自然不舍得扔,加点辣椒炒炒,便是她自己的菜。

  不仅香菇,凌跃辉每次做饭,总把食物软糯的部分留给婆婆,一把蔬菜,她总会小心地把菜叶和菜帮分开,菜叶剁碎了给婆婆吃,自己则专挑难咬的菜帮,她笑称自己牙口好,而且菜都是自家种的,菜帮也甜。

  凌跃辉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婆婆很依赖她。婆婆的两个女儿接她去小住,她也总喊着要回来。“媳妇贴心,知道我想要什么。”昨日,周宇梅慢慢告诉记者,生病后她一直觉得郁闷,觉得自己成了没用的“累赘”,甚至一度想提前结束生命,是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她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株洲晚报记者 伍靖雯)

  相关新闻

  “尽孝要多和老人交流”

  83岁的何娭毑写来亲笔信:

  株洲网讯(株洲晚报记者 伍靖雯)昨天上午,本报收到一封何智忠娭毑的来信。她在信中说,最近每天都关注晚报“首届老莱子十大孝贤”评选的报道,每一位孝贤候选人的故事,都让她深受感动。

  何娭毑今年83岁,家住荷塘区,她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在信中写下要如何尽孝。在她看来,尽孝不仅仅是为老人做家务,经常给老人买衣服、买营养品,更重要的是多和老人交流,体谅老人随着年迈带来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用心沟通。

  “我常常感叹,自己刚做媳妇时,虽然常回家看望自己爹妈,帮他们做家务,但确实很少与他们谈心。”何娭毑说,直到她从媳妇变成婆婆,父母也离世,才越来越感叹,陪伴长辈的日子有限。

  何娭毑说,有些年轻人因为和长辈生活习惯不同,或是觉得长辈思想老旧,不理解自己,因而和长辈沟通不耐烦,这时其实最应该互相理解。如果大家都能给彼此一个好脸色,不红脸,不生气,一家人才有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