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校外托管机构环境令人担忧 托管变“脱管”

25.02.2016  12:28

  □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校外托管机构环境令人担忧,存在管理真空

  □ 相关部门表示,希望政府牵头,明确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各司其职

  湘潭在线2月25日讯 2月24日,湘潭各中小学开始上课。孩子放学后去哪儿,又成了许多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为图方便,一些家长便将孩子交给托管机构,可是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

  校外托管机构有无合法证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23日、24日,湘潭晚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托管市场火爆,家长无奈又担忧

  23日是全市中小学开学报到的日子,我们在湘钢三校看到,不少托管机构招生人员正在校门口发传单。

  “日托、全托都有老师接,可选择午餐、晚餐,还提供住宿。”一位自称曾担任幼教的招生人员李老师,忙着向家长介绍服务内容和特色,还坚持拉着家长去湘钢新五村看场地,并宣称其负责人小孩也在湘钢三校,将和大家同吃住,请家长放心。

  “一个老师接多个孩子如何保障安全,食品是否安全卫生,很多托管机构还没有消防设施,担忧肯定有。”三年级学生阳阳的妈妈吴女士说,但他们忙着上班,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无奈只能放到托管机构。

  不仅是家长不放心,小区周边业主对此也颇有微词。“不仅有安全因素,还有噪音污染,影响卫生环境。”湘钢园南村1栋一位居民称,他们小区一位老教师6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内起码容纳了二、三十个学生,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循着宣传单上的广告,我们也来到湘钢新五村28栋1号。一套两室一厅的陈旧昏暗不通风的民宅,两位老师,几张课桌,简易厨房,就是这家机构的全部。与大多数托管机构无证经营不同,这家简陋机构墙上挂着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上面显示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

  不止是湘钢三校,湘机小学、风车坪小学、金庭小学周边都布满了这种家庭作坊式托管机构,提供午托、日托、全托,午餐、晚餐,寄宿等各种选择,价格从600元/月至1500元/月不等。

  监管:相关职能部门须明确职责,各司其职

  像新五村28栋这家简易托管机构,是否办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就合法了呢?家庭作坊式托管机构需要办理哪些许可证呢?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按照先照后证,凭身份证和场地证明,基本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后续管理则是相关主管部门的事。他们认为,这涉及到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承担监管职责。如果托管机构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经营,或者经营范围与营业执照上登记不一致,市民也可通过12315向工商部门举报。至于营业执照上是教育咨询,实则进行托管服务,是否超出了执照规定范围,这名工作人员认为难以鉴定。

  家长提及的家庭作坊式托管机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科工作人员称,现在实行先照后证,餐饮经营行为应先有营业执照,在符合有经营场所加工间、清洗消毒和消防等设施设备条件下,他们才会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主动监管。至于无证经营行为,市民可以拨打12331举报。但针对家庭托管机构提供餐饮服务,由于很多位于民居,他们无权入户执法。如果市民举报,他们会联合公安机关上门调查。但托管机构很多情况只提供少数几人的餐饮,是否盈利也不好区别,难以监管到位。他们希望家长在选择餐饮服务时,自己把好关。

  市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科一名工作人员称,他们对学校、教师有管理职责,严禁学校补课、教师家教家养,也不允许教师在培训、托管机构兼职、任职。如果市民发现有教师违规私自从事托管服务,可向教育部门纪委举报,将从严处理。他认为,现在从事托管机构的大多是社会人,而家长送小孩去托管机构是一种自主行为,是市场化行为,国家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教育部门监管托管机构的权利。他们希望政府出头,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促进托管机构规范运行。(湘潭晚报记者 廖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