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刊发厅驻村工作队帮扶日志:把“百果园”建成“百宝盆”

01.11.2015  12:23

  

10月31日,《新湖南》刊发省民政厅驻江永县黄家村工作队帮扶日志《把“百果园”建成“百宝盆”》。

  黄家村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勾蓝瑶寨除正常的节日外,还有诛鸟节、尝新节、洗泥节、中元节、盘王节等民间习俗,其中“洗泥节”列入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至今流传、仍有部分内容引用的“四个鸡蛋娶媳妇”的民间婚俗。

  黄家村山美、水美,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独特,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村民观念陈旧,农村经济落后。省民政厅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美丽的勾兰瑶寨―――江永县兰溪瑶族乡黄家村由黄家、上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两个自然村之间的这片土地将建设为“百果园”,“百果园”将与两个自然村的景点连成一片,四季果花飘香,将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文明生态村落。

   把“百果园”建成“百宝盆   

省民政厅驻江永县黄家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江晓军

  10月25日 睛 星期天

  “老黄,在吃早餐呢!土地流转的事,考虑得怎样了?”“想通了,建‘百果园’是件大好事,咱不能再拖后腿了。”黄正伟是村里建“百果园”的最后一家“钉子户”。今天没白跑,让我和队友刘文平舒了一口气。

  “百果园”流转的土地有80亩,地处黄家与上村两个自然村的景点之间。我俩沿着村巷的石板路,来到这块即将开发的土地。眼看杂草丛生,干枯的秸秆满地都是,一派荒凉的景象让人有些惋惜。

  “江队长,‘百果园’啥时候开工啊?”村里的欧阳明魁、黄中进、何经林,还有今年刚入党的黄中庭,不约而同地过来聊起了“百果园”。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说到了同一个点上:黄家村是个少数民族勾蓝瑶村落(城堡式的古瑶寨),有“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称,旅游资源独特,但村民还是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可眼下,凭村里的这些景点,游客顶多一天看完就走人。

  “收购玉米,1.4元1公斤!”突然,只听一外乡老板在大声吆喝。听闻这个价格,村民们一个个沮丧起来。今年的玉米,又是丰产不增收,价格比去年还跌了0.6-0.8元/公斤。

  看到这种情形,我们更加坚定了建设“百果园”的想法:在园里,四季有水果供游客采摘;周边,有独具乡土特色的农家乐;晚上,演出勾蓝瑶族的民俗节目,如:4个鸡蛋娶媳妇、勾蓝瑶刀棍拳术等。这样,有了看、玩、吃、住的地方,才能留住游客的脚步。

  不一会,兰溪瑶族乡党委书记李永甜也来了,他和我商量:“‘百果园’由谁来管理合适?”我直接推荐说:“可由村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水果大户黄一雄担此重任。他是村里有能力、有经验、懂技术的能人。

  中午12点半,我再次拨通省农科院专家的电话,请专家尽早来给“百果园”提供技术指导,可具体时间还是没有定下来,真让人着急。下午,我和村组干部、合作社主要成员、骨干村民等商讨决定,趁现在农闲,抓紧把地整好。

  一天下来,还真是有蛮累!有时真想睡上三天三夜。可时间不等人,秋冬季节是开荒整地、栽种苗木、聘请劳力的好时机。

  “爸爸,我和妈妈好想你,你讲话不算数,哪天才回家啊!”快深夜了,我正忙着起草“百果园”建设进度方案。接到儿子的电话,我才记起,我和队友刘文平已经一个多月没回长沙与家人团聚了。 (何云雄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