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大学生村官成养蛙王 每年创收16万多元

28.12.2014  10:52

  “哪知道在山角落里放养的幼蛙长得这么好。”12月24日,杨三毛站在自己修建的生态石蛙养殖场里对乡亲们说。

  杨三毛是2012年选聘到该县八什坪乡杜家寨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自到村里任职以来,村各项工作他都争当排头兵。

  2013年2月,他利用本地10对石蛙在农户院内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繁殖。于是,他自费到邵阳、常德等地考察学习石蛙养殖技术。今年3月,他学习回村就自筹资12万元,建成2亩养殖场。目前养有种蛙50多对、幼蛙200多只、蝌蚪100多只,配有养殖技术人员两人。按照目前规模,每年可产石蛙1000多公斤,创收16万多元。   

  据悉,石蛙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杨三毛所建的养殖场地处杜家寨村深山处,有野生石蛙生存,每年4至6月与8至9月是繁殖的好时期。眼下,他的石蛙养殖场养得种蛙长势良好,前来订单购买的客商络绎不绝,可望明年春夏季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扩大养殖规模资金有些困难,但我对石蛙养殖的前景很乐观,养殖成功了,还要扩大规模,用我所学的技术指导村民养殖走致富奔小康路”。杨三毛信心十足地说。

  喊破哑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名党员大学村官,他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致富方式,诠释了他富民惠民的人生价值,大家都称他是大山深处的“养娃王”。

省外人员来返长沙最新要求:不满5天不得进餐饮商超
   关于进一步加强来(返)长人员健康管理的通告 新浪湖南
长沙博物馆最新公告
   长沙博物馆发布    疫情防控措施最新新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