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

17.10.2014  10:36

10月1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访问粮农组织总部访问,并发表题为《依托家庭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演讲,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李克强还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农业南南合作,并加强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的支持。

  当地时间15日上午,李克强在罗马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格拉齐亚诺。李克强积极评价粮农组织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促进国际农业合作、推动全球减贫事业所作努力。

  演讲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李克强总理在粮农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他说,中国愿无保留提供技术和经验,与世界各国携手消除贫困饥饿,让受到饥饿侵扰的人们得到温饱,共同创造一个无饥饿、无贫困、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李克强还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农业南南合作,并加强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的支持。

  粮农组织于1945年10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正式成立,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现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截至2013年10月,共有194个成员、1个成员组织(欧盟)和2个准成员(法罗群岛、托克劳)。

  中国是粮农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自1973年恢复在该组织的席位以来,中国与粮农组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是理事会成员国。

  观察

  李克强掌勺“舌尖外交”

  从饺子谈到比萨、从前菜聊到主菜……这可不是两个大厨之间的聊天,而是中国总理李克强和意大利总理伦齐会谈的话题。

  “中意两国都是有饮食文化的国家。中国有饺子、春卷,意大利有意大利面、比萨,都闻名世界。”当地时间10月14日晚,在共见记者时,李克强以美食为由推动两国合作,“我们双方在这个领域也可以开展第三方合作,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精神和物质食粮。”以“吃喝”等接地气的日常语言,而不是刻板的官方腔调进行外交,这不仅能够促进两国政府间的务实合作,更能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灵距离。

  身为奉“民以食为天”为传统的大国总理,李克强深谙“舌尖外交”之道。

  不久前在德国,李克强又用“吃螃蟹”来推进中德务实合作。他希望双方要像吃螃蟹那样,用智慧、技术和耐心抓好落实,把“螃蟹”吃干净,不能吃一口就算了。

  这种娴熟的外交技巧、充满东方智慧的交流语言,包括他与领导人、民众谈笑风生的场面,不仅凸显了个人魅力,更是中国形象最好的展示。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除了经济外交、政治外交,还有“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外交。

  对于中国和意大利来说,“美食”不仅是合作的开端,更有象征意味。伦齐总理将两国签署的众多合作协议比作前菜:“意大利报纸说,两国政府从来没签署过这么多协议,我说这只是前菜,更好的前景还在未来。”

  李克强则补充道:“伦齐总理说这只是前菜,我不仅完全赞同,还想深化一步,这只是开胃酒,未来合作规模的"主菜"会让我们大家都超乎预料。”

  这顿中西合璧的“盛宴”“食材”极为丰盛。从生态园、标准化、农业到金融、航空,两国企业间签署的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不仅领域广泛,而且更侧重于双向投资和技术等深层次合作,而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

  让我们再谈谈“美食”,这段友好合作将结出“丰硕的果实”。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表达的那样,“中方愿同意方以明年两国建交45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意战略伙伴关系在第二个十年内取得更加丰富的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李克强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演讲(全文)

  依托家庭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2014年10月15日,意大利罗马)

  尊敬的格拉齐亚诺总干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金秋时节来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参加第34个世界粮食日系列活动。刚才,一进粮农组织大楼,我就看到一层大厅墙壁上多种语言镌刻的“FoodforAll”——人皆有食。这是粮农组织的神圣使命,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长期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发基金,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帮助成员国以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为供养世界几十亿人口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粮农组织等机构、在座的各位和你们的同事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表示高度赞赏,对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诚挚敬意!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我认为这个主题既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勾画出了全球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景。依靠家庭农业解决吃饭问题,也符合中国的实际。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哲说过,“民以食为天”,这也是长久以来中国人所奉行的理念。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让十几亿人民吃饱饭,是我们最大的事情,也曾经是最大的难题。我年轻时在中国农村生活多年,亲身经历过吃不饱饭的艰难岁月。吃一顿饱饭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饥饿留下的印象永生难忘。30多年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我们通过改革实现了农业大发展,粮食产量由3亿多吨增加到6亿多吨,成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里有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发展家庭农业。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项改革,把农户确立为农业经营的主体,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几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调动起来,每个人的力量都得到充分发挥,短短几年农业生产就迈上一个大台阶。在此基础上,几亿人摆脱了贫困,并提前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近十年,中国粮食连续增产,今年又丰收在望。这些成绩的取得,家庭农业功不可没。

  30多年来,中国家庭农业能够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与科技、政策等创新密不可分。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农业机械,推广设施农业。仅杂交水稻一项,每年就带来数千万吨的增产。我们大力鼓励农民合作社、专业农户、企业公司以及政府服务组织等,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服务。每年都有数十万台农业机械像候鸟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往返迁徙。当小麦成熟的时候,大批联合收割机一路由南往北,追赶着季节,为农民提供小麦收割服务,既解决了农民家庭机械作业的难题,也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中国政府还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支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农田有效灌溉率已提高到50%以上,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家庭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规模过小的制约,平均每户只有半公顷的耕作面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但要更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小规模经营就显示出其局限性。中国农业生产要再上新台阶,必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走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预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将有2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陆续到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落户。这会为农民扩大耕种规模创造条件,给农民带来更多实际利益,也会给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情复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将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严格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民联合与合作。这几年,中国家庭农场已增加到87万家,平均规模达到13公顷(2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超过110万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和发展方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更好地“供养中国”,也会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同时,也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耕地和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本身体现了一种集约。但我们不满足于此,还要进一步促进农业高效集约发展。与此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草原治理等工程,支持农民改良土壤、减少污染、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努力,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需要,也为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碧水蓝天。保护中国生态,也是关爱地球、保护地球。

  女士们,先生们!

  人人有饭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是一切人权的基础。全球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饥饿和贫困依然是一种“无声的危机”,是深深困扰全人类的“阿喀琉斯之踵”。目前世界上还有8亿多贫困人口面临着食物不足、营养不良的威胁。促进农业发展,消除饥饿和贫困,依然是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全人类肩负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应当携起手来,加强农业合作,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的诉求。应减少贸易保护,加强对最不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资金等支持,提高全球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合作发展很快。近些年,我们在亚洲、非洲、拉美、太平洋等地区近100个国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实验站和推广站,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同时帮助这些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经历过饥饿的痛苦,我们与仍处在饥饿状态的人们感同身受,我们希望看到饥饿和贫困在全球被消灭,我们愿意与各国分享农业技术、经验和农业发展模式。中国的杂交水稻良种已经使很多国家受益。这里我宣布,未来5年,中国政府将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农业南南合作,并加大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的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任何时候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尽管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但我们仍将不懈努力,用行动来兑现诺言,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好吃饭问题。我们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奋进,共同创造一个无饥饿、无贫困、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刚才总干事先生赠送我一本书,介绍他的国家提高粮食产量、减少饥饿的经验。我赠送给他一本反映大自然美好风光的画册。人们只有吃饱了饭,才有欣赏自然风光的心境,才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打牢粮食这个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世界才会更加美好。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