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钻下水道做“胃镜”

08.05.2018  20:19

  


长沙县首次引进管道机器人探测地下管道,机器人前面的摄像头能进行360度旋转探测,可将探测到的画面形成影像传输到电脑中。 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讯(记者 罗展)“拐弯、向前爬、升降……”随着技术人员点击鼠标下达命令,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探测到的不同画面,一旁的市政工人随手记录下水井管道中的问题。10分钟后,一台身长约70厘米的机器人从下水井中钻了出来,四个车轮上还沾有泥沙。随即,工作人员开始下井清淤作业。

  昨日下午,在长沙县湘龙西路与龙塘路交会处的一处下水井旁,市政工人康红旗和工友们正盯着屏幕,饶有兴趣地操作一款管道机器人。“前头是个摄像头,能360度旋转进行拍摄,紧挨着摄像头的位置有4个大灯。”现场技术人员郑鹏介绍,机器人的中间位置有个升降架,这便于探测不同高度的下水井,机器人拖着的一条“尾巴”则是连接器,将探测到的画面形成影像传输到电脑中。

  “管道机器人给下井工作帮了大忙。”康红旗在一旁感叹道,短短10分钟,管道机器人就在这个直径1米的主管道和0.5米的支管道中走完了一圈,而且把管道裂缝这些很难找到的问题全都发现了。他笑称:“干了十多年‘地下工作者’,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下水井管道中的全貌。”

  “下水井是一个未知的黑暗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充满着各种危险,又承担着城市排水的重要工作,一旦出现堵塞,就会出现道路积水等问题。”长沙县城市管理局市政部门维护科工作人员范斌介绍,近段时间,他们一直对城区下水井、雨水篾子等开展清淤工作,但是由于一些下水井管道比较复杂,情况很难准确掌控。最近,他们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租赁了这套设备开展智能清淤。

  据介绍,平时人工清掏下水井时都要提前至少30分钟敞开井盖,散去沼气和一氧化碳后,再用鼓风机排风,待准备工作做足后,才能让市政工人带好防护工具慢慢下井,有时无法判断下水井中的情况时,市政工人会采取流水、通光等措施,检查过程长,而且很多问题很难发现。

  “下水井中充满了有毒有害气体,机器人下井确保了施工安全。”范斌说,通过人工遥控机器人,下水井中的工作界面能实时监控,人工操作时很难知道的管道变形、破裂、渗水等问题一目了然,而且还大力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们会全面铺开智能化清淤,对城区下水井来次全面大‘体检’。”

[编辑:杨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