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益阳优化环境促创业

09.08.2015  12:45

  湖南日报8月8日讯(记者 郭云飞 通讯员 曾华 涂政坤 石科圣) 沅江市泗湖山镇洞庭红村村民高国良日前来到益阳市政务中心工商窗口,不到2小时就领到了申办公司的营业执照,且免交注册登记费。 在益阳市,众多投资创业者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今年6月底,全市市场主体同比增加13.87%,其中,企业增加15.8%。

  为优化政务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益阳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权力做“减法”,对服务做“加法”。去年来,经多轮清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589项减少至239项,精简近60%;市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精简。同时实行多项商事制度改革,包括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首次出资比例、货币资本比例、出资期限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并将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将商事登记前置审批项目大部分改为“后置”等。最近,市本级还向社会公布了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规范权力运行。

  为优化审批流程,益阳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对申办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审批,限时办结”,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60%以上。还在92个乡镇(街道)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在1600多个村(社区)设立为民服务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益阳市出台7大板块共39项创业扶持政策,构建市县乡村 “四级联动”创业服务网络。近3年来,全市开发创业项目1104个,完成创业培训2万余人,创建省、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8个,为创业企业融资263亿多元,减免创业人员税费2.3亿余元。华盛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整合国有改制企业资源,引进民营老板投资创业,已成功孵化企业28家。

  2012至2014年,益阳市累计新增经济实体8.36万家,新增创业10.3万余人,带动就业24.8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