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月湖南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4.03.2015  12:32
  1—2月,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物价低位运行;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业、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一定程度回落。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稳步提质升级。 1—2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基本延续了上年四季度的平稳走势,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贡献突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3%、24%和14.1%,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28.4%。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8%和2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和15.7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活力增强。规模工业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势缓中有快。 1—2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4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加速增长。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省农业投资明显提速,1—2月完成投资45.15亿元,增长48.8%,同比加快29.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全省基础设施投资369.76亿元,增长51.4%,同比加快39.6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25.6%,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投资大幅增长。生态环境投资51.77亿元,增长45.1%,同比加快33.8个百分点。
   (三)消费保持平稳增长。 1—2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8.94亿元,增长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商品继续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165.32亿元,增长14.5%,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8.4%。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较快增长。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零售额261.21亿元,增长16.9%。其中,汽车类增长16.3%,家用电器类增长21.2%。消费信贷有效保障。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569.7亿元,比年初新增786.0亿元,同比多增277.8亿元。其中,消费贷款比年初新增122.1亿元,同比多增21.3亿元。
   (四)运行质量持续向好。 外贸延续向好势头。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1—2月,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8.04亿元,同比增长63.4%。其中,出口228.98亿元,增长1.2倍。招商引资保持增长。1—2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7个,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5.0%;新批内联引资项目1782个,实际到位内资608.36亿元,增长11.5%。创新驱动成效明显。1—2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1%,增速比全部规模工业快7.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特色突出的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资源与环境领域、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和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增加值分别增长21.3%、20.2%、18.2%和17.5%。
   (五)民生保障继续加强。 物价略有上涨。1—2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涨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平稳。全省新增就业9.84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1%;失业人员再就业4.2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3%。民生投入继续加强。全省民生投资85.50亿元,在去年同期增长1.6倍的高基数上,继续增长15%。财政支出中,民生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住房保障分别支出164.61亿元、119.47亿元、76.90亿元、20.54亿元,增长35.4%、36.1%、33.5%和1.8倍。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尽管1—2月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工业生产增幅回落,投资增长明显趋缓,房市投资销售疲弱,由此将削弱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动能。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虽是在合理区间内的调整,但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经济惯性下滑。
   (一)宏观经济环境整体较紧。 从国际环境看,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而日欧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外部需求依然总体疲软。从国内经济看,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下。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价降至488元/吨,创近8个月以来单周最大跌幅,也反映出市场需求不足。1—2月,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8%、13.9%和10.7%,同比回落1.8个、4个和1.1个百分点,均创近年来新低,我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工业企稳回升压力加大。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困扰,全省工业生产延续去年以来的回落趋势,增速明显减缓,企稳难度较大。1—2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跌3%,工业品需求增长乏力。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3.6和1.1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增幅。分行业看,部分支柱行业回落明显。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分别下降0.4%、2.1%和11.7%,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同比分别回落9个、12.9个、21.6个和33.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部分骨干企业增长较慢。1—2月,全省规模工业中,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5%,中型企业增长7.4%,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值50亿元(含50亿元)以上的5家企业产值仅增长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产值30—50亿元的6家企业产值增速仅为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
   (三)内需增长动力有所减弱。 全省需求虽总体基本稳定,但下行趋势仍未扭转,投资、消费增幅均创近10年新低。投资方面,1—2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下滑明显,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3.7个、21.4个和25.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4.9%,同比回落20.2个百分点,成为导致投资回落的主要因素。主要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下降7.9%、12.3%和45.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速分别回落43.5个、58.2个、22个、104个、51.9个和66.5个百分点。各区域中,长株潭地区和湘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9.5%和23.8%,同比回落16.1个和3.7个百分点。资金供给进一步趋紧。全省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1.7%,回落9.4个百分点,比实际完成投资回落幅度大4.8个百分点。各项工程应付款增长36.8%,同比大幅加快26.1个百分点。消费方面,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穿、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9%和下降4.2%,同比回落1.2个和9.1个百分点。金银珠宝、家具、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品表现乏力,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额分别下降0.8%、3.3%和5.3%,同比回落22.2个、11.6个和10.1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省内部分消费。支撑消费增长主要还是汽车、家电、食品、日用品等类商品,消费仍然缺乏新的亮点。
   (四)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尽管在去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房屋贷款政策和购房限制有所放松,湖南也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有回升;但从11月份开始,购房者观望氛围重新加重,开发商投资步伐进一步放慢。今年1—2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75.42亿元,下降0.6%,同比大幅回落18.6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下降17.3%,同比回落32.6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额下降18%,同比回落2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房屋待售面积继续扩大,增长2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状况的下滑,将大大增加拖累全省经济发展的风险。
   (五)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转上年税收较少、烟草等重要税源减收等因素影响,全省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1—2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6亿元,增长2.8%,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375.26亿元,增长9.3%,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20.32亿元,增长7.3%,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分别增长11.8%、9.8%、7.2%、15.8%、9.7%和下降22.1%,比上年同期回落18.5个、23.9个、39.4个、12.1个、40.6个和23.5个百分点。省本级实现财政收入247.79亿元,下降1.4%,同比回落10.6个百分点。
   三、确保下阶段全省经济平稳运行的建议
  客观分析,当前影响全国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的矛盾和困难比较突出,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随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经济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态势将会得到巩固。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改革攻坚,切实提质增效,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 健全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准确把握全省经济发展趋势,稳定市场预期。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政策措施,确保全省经济行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夯实农业增产增效基础。 积极宣传落实国家强农富农政策,减少抛荒和直播面积,“压单扩双”,大力推进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种三产四”等示范工作,推广应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确保全年粮食稳定增产。筛选培育有潜力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加大财政扶助补贴,引导调整产品结构,帮助提升管理水平和带动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和机械化生产。引导农户做好生产物资储备、油菜生产管理,保证化肥、薄膜等农资供应,重点保障春耕备耕。
   (三)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在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增强湖南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途径。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尤其抓好工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回升,切实做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保障和服务工作,促进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促进网络消费、信息消费、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着力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强消费品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合理确定调控方式和政策,加强保障房建设,有效满足居民合理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扩大湖南在轨道交通、机器人产业、3D打印、两型住宅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工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引导传统产业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有序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加大建设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壮大产业集群。
   (五)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降低垄断行业民资准入门槛,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对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信贷投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稳步推动自由贸易区可复制改革经验试点,大力鼓励“走出去”,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朱继无 李跃辉 周  凌  邹  阳
核稿:邹  阳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