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9月常德市对外贸易工作情况通报

17.11.2015  19:09


 




一、1-9月全市外贸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外贸进出口



1-9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完成全年任务目标(8.5亿美元)的71.69%。其中,出口4.79亿美元,同比增长51.97%;进口1.31亿美元,同比下降21.74%。



2.加工贸易进出口



1-9月,全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990.12万美元,同比增长1.48%,完成年度任务(1.6亿美元)的68.7%。其中,出口8666.64万美元,同比增长8.82%;进口2323.49万美元,同比下降18.91%。



3.外贸“破零倍增



1-9月,全市外贸实现“破零”企业15家,完成年度任务(46家)的32.61%;实现“倍增”企业15家,完成年度任务(18家)的83.33%。



二、1-9月全市外贸运行主要特点



1.全市外贸增速较快,但规模仍然偏小,各县(市)区外贸业绩和发展态势不均衡



1-9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其中,出口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但我市6.09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仍然偏小,排在全省第9位;岳阳市总额9.74亿美元,排全省第6位,邵阳市8.8亿美元,排全省第7位,娄底市7.33亿美元,排全省第8位,永州市5.49亿美元,排全省第10位,益阳市4.25亿美元,排全省第11位。客观的看,我市的外贸规模在全省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我市各县(市)区外贸进出口额排全市前四名的分别是:常德经开区(21500万美元,占全市的35.3%)、汉寿县(4672万美元,占全市的7.7%)、桃源县(3972万美元,占全市的6.5%)和津市市(2518万美元,占全市的4.1%),这四个县(市)区进出口额占全市总额的53.6%;同比增幅排全市前四名的分别是:鼎城区(669%)、安乡县(295.76%)、西洞庭管理区(217.48%)、桃源县(51.56%);完成任务进度排全市前四名的分别是:汉寿县(66.72%)、常德经开区(65.7%)、津市市(53.83%)和鼎城区(53.07%)。



2.外贸实绩企业偏少,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破零”情况不理想



我市目前共有外贸进出口资质企业近300家,1-9月体现外贸业绩的企业仅96家。其中,除市级外贸平台企业外,进出口额最多的4家企业是:恒安集团(进口7244万美元)、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进出口6302万美元)、汉寿县华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口2467万美元)、胜美达电机(常德)有限公司(进出口1716万美元),这4家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9.1%。另外,我市还有38家企业进出口额不到50万美元。



1-9月,全市外贸业绩“破零”企业仅有15家,其中,临澧县已完成全年“破零”任务,汉寿县、石门县、澧县、安乡县、西洞庭管理区目前暂无“破零”企业;全市共有外贸业绩“倍增”企业15家,其中,桃源县完成了全年“倍增”任务的150%,鼎城区、澧县、安乡县、津市市均已完成全年“倍增”任务,武陵区、临澧县、西洞庭管理区3个区县目前暂无“倍增”企业。



3.一般贸易方式仍是主流,加工贸易规模有待扩大



1-9月,全市实现一般贸易额48750万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0%;完成加工贸易额10990万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远低于同期全省加工贸易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例(30.8%),加工贸易额同比增长1.48%,远低于同期全省加工贸易额同比增幅(10.5%)。加工贸易额及其同比增幅均位居全省第7位。



全市仅常德经开区、桃源县、汉寿县、津市市、石门县、临澧县6个县(市)区共11家企业有加工贸易业绩,其中,常德经开区有5家企业,共实现业绩8393.79万美元,占全市加工贸易额的76.4%,居全市之首;桃源县的湖南龙行天下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今年已跃居全市制鞋企业的龙头,截至9月,加工贸易业绩已高达1404.57万美元,桃源县也因此完成全年加工贸易任务的440.51%。



三、后段全市外贸重点工作



1.壮大外贸经营主体



一是盘活存量,不遗余力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外贸业绩,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展会活动和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打造本土外贸总部企业,并力争通过高层推动外流的外贸业绩回流本地;二是扩大增量,加大力度引进大型生产型外贸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鼓励本土企业内外贸融合发展,强化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联动,加大对在本地体现外贸实绩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搭建平台,全力扶持外贸综合服务体及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外贸综合服务。



2.完善外贸促进政策



一是推动修改完善后的市级促进外贸发展政策早日出台实施,让扶持资金向重点平台、重点项目等方面倾斜,争取市财政加大外贸扶持资金额度;二是督促各县(市)区出台县级外贸促进配套政策,扶持发展县域特色外贸产业集群;三是联合各涉外单位、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外贸企业用好用活政策,努力争资争项。



3.切实加强督导考核



市县两级商务部门要齐心协力,持续把“破零倍增”作为抓手,加强商务与海关、商检、外汇、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动配合,采取召开座谈会及深入企业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完成全年外贸考核任务,并严格兑现奖惩。



(撰稿: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