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披露20多年前《曾国藩》出版之曲折

11.10.2015  11:21

(10月11日,湖南文艺出版社迎来建立30周年,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唐浩明题贺词:书香八万里,而立三十年。)

  相关报道: 湖南文艺出版社迎30岁生日 王跃文残雪等名家深情“告白”
        湖南文艺出版社30年30本精品书推荐

  红网长沙10月1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实习生 谭梅)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让湖南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唐浩明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这本书在刚出版后就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一时间洛阳纸贵。不过,10月10日唐浩明在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十分曲折。若不是因为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坚守与魄力,《曾国藩》很可能就要推迟好几年才能与大陆读者见面。
  
  1980年代初,曾国藩在大部分国人眼中,还是一个极富争议的形象。当时在岳麓书社担任《曾国藩全集》责任编辑的唐浩明,通过编审曾国藩留下的多达1500万字的文稿和历史资料,对曾国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他认为,曾国藩既非圣贤完人,亦非千古罪人,因此,渐渐地他产生了创作历史小说《曾国藩》的欲望。
  
  1986年,唐浩明写成中篇小说《曾国藩》,并投稿到刚成立不久的湖南文艺出版社旗下文学杂志《芙蓉》。那时候,社会对曾国藩的普遍认识还是一个比较反面的形象。但《芙蓉》杂志主编朱树诚以及文艺社几位编辑看了这部小说之后,都觉得这是一个好的题材,应该实事求是地写好。“朱树诚就对我说,中篇暂时不要发表,不要让人知道。他鼓励我写成一个长篇,写完了直接放在文艺社出版。
  
  1988年底,唐浩明将《曾国藩》第一部初稿交给文艺社,然而,在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却没等到任何关于出版的消息。“我觉得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该书的出版或多或少会造成障碍,就想,干脆放到台湾去出。
  
  于是,唐浩明从湖南文艺出版社取回了自己的手稿,准备让即将去台湾的女儿带去。“大概还有两三天,朱树成和时任文艺社副社长曾国伟,跑到我家里来,让我不要带到台湾去,就放在文艺社,说一定会想尽办法出出来。
  
  唐浩明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就又把手稿从女儿的行李箱中拿出来,重新交给了文艺社。“如果不是他们赶得及时,这本书就与他们失之交臂了。”唐浩明回忆说。
  
  1990年,经文艺社和唐浩明自己多次努力争取,《曾国藩》出版事宜终于尘埃落定,一部皇皇巨著横空出世,一时轰动华夏文坛,成就了一代出版神话。
  
  “在那种情况下文艺社都有这样的认识,我觉得他们非常具有文学眼光和见识,或是说,具有一种文化良知。”后来,唐浩明将自己的另一部巨著《旷世逸才:杨度》,也交给了文艺社出版。现在,他又选择在《芙蓉》上连载《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我和文艺社有三十年的交情,现在作家跟出版社一打交道就是三十年,并不多啊!
  
  10月11日,当年将巨著《曾国藩》首次推向大陆市场与读者见面的湖南文艺出版社,迎来建社30周年庆,唐浩明为这位与自己情深谊长的老东家发去贺词:“书香八万里,而立三十年”——“出版的海量精品书传遍中国,传遍世界,三十年历程走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