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命脉”更畅通---鹤城区加快推进水利建设纪实

19.12.2014  10:42

  

  自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鹤城区水利局党委高度重视,从抓学习、建制度、治作风、严问责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整治机关“慵懒散”,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局上下形成了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抢抓机遇促改革

  今年11月上旬,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确定鹤城区、长沙县等6个县(区)为全国第一批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改革试点的内容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的有效途径,实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目标,形成一批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示范工程,形成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建设、管理机制。

  为抢抓这一难得机遇,鹤城区成立了关于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芦坪乡坪星村、黄岩乡白马村为改革试点村,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管护模式、加强业务指导、加大宣传引导、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同时区水利局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试点区的农田水利设施数量、产权归属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摸底,着力推进用水户协会的建立,将田间工程的管理和使用权交给用水户协会,让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解决长期以来末级渠系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责任主体“缺位”的问题,目前,鹤城已建立用水户协会9处。这些前期工作的开展都为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利强推进

  2013年4月26日,鹤城区成功入围全国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3—2015年三年期间该区将获得小农水专项财政奖补资金3600万元用于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该区根据项目区土地平整、稻田集中连片、小型水利设施基本齐全、供水有保障等特点,选定鹤城区石门乡、黄岩乡、芦坪乡及河西办事处作为实施小农水工程的项目区。为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任务,鹤城区实施“五到位”,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制定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配套建管制度,统领全区小农水项目建设,指导小农水建设规范有序开展。三是职责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工作预决算制,分解细化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通过倒排工期的方式加快工程建设。四是资金监管到位。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规范使用资金,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确保了项目资金合理高效使用。五是监督检查到位。对小农水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管理、施工安全等进行专项督查,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以及不能按项目实施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的人员进行谈话,确保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由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鹤城圆满完成了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去年小农水建设完成投资1646.5万元,完成渠系衬砌68.42公里,山塘维修加固32口,新建改造堰坝23座,改造泵站22座,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新增供水能力210万立方米,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5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7万亩。

  2014年度小农水重点县专项资金项目区下辖芦坪乡9个村。计划专项投资1640.80万元,工程现已全面开工,已完成山塘整修6口,新建改造堰坝8座,新建渠道14条23.4km,改造泵站4座,完成总工程量的30%。这些项目的有效实施,使鹤城区的水利设施更加完善,为我区的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畏艰难重重建

  2014年6月19日4时,鹤城区北部凉亭坳、芦坪、黄金坳、贺家田4个乡镇出现大到暴雨,溪流水位短时暴涨,据市水文部门测算,此次降雨形成洪水为50年一遇,致使这4个乡镇损失惨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农田毁坏,部分交通、电力、通讯中断。据统计,此次暴雨灾害造成全区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受灾人口为74300余人。水利设施损坏尤为严重,水库(山塘)损坏247处,堤防损毁14处,损毁供水水源80处,渠道损毁长度242km,溪坝损坏120处,泵站64处,直接经济损失达4443万元。

  面对特大灾情,鹤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区委、区政府连续召开各乡镇、街道和防汛成员单位防汛会商会及抢险抗灾工作部署会,明确水利、民政、畜牧水产、住建、农业、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尽快核查灾情,落实部门抗灾职责,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组织恢复生产。

  灾后的鹤城,满目疮痍,很多困难摆在面前。面临困难,鹤城区水利局广大干部职工在局党委的带领下,深入灾区一线,全力以赴抢修损毁的水利工程。这次洪灾造成的水毁水利工程数量多、涉及面广、损失大,修复水毁水利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鹤城水利局为及时做好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方面,对于损失不大,且较易修复的工程,由受灾乡镇通过农村用水户协会组织和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对于损失较大,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工程,由该局统一规划逐级进行上报,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组织进行修复。经过全局上下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加固整修山塘27座、溪坝15座,渠道维修及清淤26处,累计长度达16.5km;修复电排泵站8座,修复防汛公路、饮水水源多处,维修管道3.5km;河道清障2处,长度达1.5km;工程投资达2000余万元,恢复和解决了灾区群众饮用水的问题,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及时维修。在严峻的汛情和灾情发生时,该局上至局长、副局长,下至中层干部、一般党员干部职工,都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沉着应对,服从指挥,措施落实得力,配合协作到位,把这场百年难遇的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水利秋修落实处

  去年鹤城遭遇历史旱见旱灾。面对严峻旱情,鹤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提出了“大旱之年,大修水利”的方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水利秋修工作。区水利局派出7个调查组,抽调15名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了解山塘、水库情况,实地调研,全面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鹤城区2013年—2017年度小型水源工程整治及渠道改造实施方案》和《鹤城区2013年水利秋修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和目标,计划投资4372万元,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骨干山塘整治784口,清淤1134公里,防渗1101公里。该区去年水利秋修工作共完成骨干山塘整治35口,堰坝19座,山塘清淤1.75万m3,电排新建及改造8处,渠道改造22条10.59km,渠道清淤9.92km,完成投资590万元。

  今年,鹤城区的水利秋修工作正紧锣密鼓在进行,任务主要安排在凉亭坳、贺家田、黄金坳、芦坪这4个在“6.19”洪灾中受灾较严重的乡镇,重点整治水源建设。全区计划安排工程项目55处,其中:小型水库除险保安6处;山塘整修38处;溪坝加固整修1处;渠系工程9处;新建电排1处。工程总投资406.58万元,项目完成后能确保3129亩农田灌溉。截止目前已完成55%的工程量。

  

  

民生水利惠百姓

  “这自来水可解决我老大难了,以后吃水再也不用愁了!”当日,鹤城区凉亭坳乡杨潭村张平树老人激动地说。

  凉亭坳乡杨潭村地处偏远,与辰溪、麻阳两县交界,距怀化城区约60余里,辖有2020人。长期以来,因多种原因,该村村民生活饮水一直没有保障。“我单身一人生活,以前每天烧火做饭都要到四五百米外的地方去提水,吃水十分不方便。”据63岁的尹凤和老人介绍,该村历代人都是肩挑手提拎水喝,不仅路途远,水质也很差,很多村民为了提水每天要走一两里地的路程。 如今,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进家家户户,杨潭村村民告别了挑水喝的艰难日子。

  自鹤城区近年来大力实施人饮工程建设以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区水利局技术人员深入各村,调查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喝水难问题。据悉,近五年来,全区的安全饮水工程累计投入2046.69万元,共建成安全饮水工程31处,解决了4.8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